聯手迅速解決了這些留下來的聽雨閣高手,不過再想追黑袍人也幾無可能。就在纏鬥之時,劉贇也領人開啟了縣衙大門,厲天潤腰部中了一刀,也沒了拼命的心思,當即下令眾人衝出縣衙配合外邊的兵馬撤出吳江縣。
厲天潤領兵撤出縣衙,一直到離開南門都很順利。這也是朱武故意放厲天潤等人逃出去的,此時城中還有近兩萬賊兵,而定**加上石寶的人滿打滿算也就八千人。真要把厲天潤逼得急紅了眼,倒是厲天潤屠戮全城,再與定**以命搏命,到頭來雖然能滅了厲天潤。但己方也會傷亡慘重。至於厲天潤能不能逃回吳興塘。那就要看牛將軍的本事了。
吳江縣外,幾萬賊兵已經大亂,因為牛皋和蕭巋已經領兵到達,此次松江沿岸大軍配合寧國曉的崑山大軍,足有三萬多人,更讓厲天潤心驚的是還看到了楊再興所統領的騎兵。看到大規模的騎兵,厲天潤一顆心沉到了谷底,他就是想不明白。明明呼延灼已經領著騎兵去了畢亭縣,而趙有恭此次出關中也只帶了三千多騎兵。為何還有騎兵留在牛皋手中?厲天潤當然想不明白的,因為他從未真正的瞭解過定**,起初大楊灘練兵,定**士卒可人人會騎馬,雖然並非人人是騎兵,但至少騎馬還是會的,只是無法如騎兵那樣騎在馬上依舊能揮灑自如而已。至於呼延灼帶去的人,根本不是真正的騎兵,只是穿了騎兵服飾罷了,至於戰馬,也是從崑山以及蘇州府王家借去的馬匹,真要打起仗來,呼延灼手底下那幫子騎兵估計得原形畢露不可,但呼延灼就領著人騎馬迂迴,並不正面交鋒,所以方七佛乃至厲天潤根本沒發現這群騎兵乃是冒牌貨。
冒牌騎兵去了畢亭縣,而真正的騎兵則留在了松江沿岸,待抵達吳江縣附近後,這些人才展露原形,去了步兵服飾,換上魚鱗鎖子甲,百人為隊,結成鐵索連環馬。當厲天潤撤出吳江縣,打算領兵逃回吳興塘時,楊再興已經揮兵前來,雖然吳江縣附近不適合騎兵奔襲,但連環馬短距離衝殺,還是沒有問題的。連環馬負責切割,高寵領輕騎從後剿殺。賊兵不可謂不英勇,可他們久在江南,哪裡識得鐵索連環馬的厲害,轉眼間,好不容易組成的方陣被連環馬殺的血流成河,哀聲一片,整個吳江縣南部成了一片血色海洋,無數賊兵被鐵鎖尖刺颳得倒下一片,他們並沒有立刻死去,躺在地上哀嚎著,隨後被輕騎踐踏。
這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是一場騎兵無情的肆虐,厲天潤喉頭湧動,血淚溢滿眼眶,雖然早就聽聞過定**騎兵銳不可當,可真正見識到了騎兵的威力,方才明白自己宛如一隻井底之蛙。能在北地打的遼朝鐵浮屠丟盔棄甲的騎兵,到底鋒利到了何種程度?
“撤,快撤,往吳興塘撤”厲天潤統兵多年,還是下了一個讓他後悔終生的命令。其實,也怪不得厲天潤,因為他除了往吳興塘撤,沒有第二個選擇,因為吳興塘水網密佈,土質鬆軟,在那裡騎兵只有任人宰割的份。當然也可以撤回吳江城內,可那樣做還不是將自己置於死地,等待被官兵慢慢吞噬麼,反倒撤往吳興塘,還有可能逃得性命。
厲天潤領著人往吳興塘狂奔,此時的賊兵雖然人數眾多,但早已沒有陣型可言,只知逃命,甚至連殿後的人都沒有留。沒了殿後之人,楊再興則當機立斷,連環馬收起鐵鎖,重騎化輕騎,混入高寵所率領的騎兵中,賊兵沒了陣型,定**也沒了陣型,追著賊兵一路砍殺,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一路追擊,直到離著吳興塘約有五里地的時候才停下來,再往前就要進入吳興塘溼地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