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習慣。
他們不知道“殿下”是對袁譚的嘲諷,反而認為就應該這麼叫。
呂蒙敢這麼確定的原因只有一個,學習真的很困難。
他從一個大字不識的匹夫到現在能夠勉強看懂書,所下定的決心和耗費的毅力難以想象。
如果再來一遍,他絕對會半途放棄。
所以他不相信一些鄉野百姓有那個本事能區分出“殿下”和“主公”真正的含義。
說實話,這兩個小子雖然沒什麼學識,已經比當時絕大多數人精明瞭。
可惜還是晚了。
剛剛來到後營門口,裡面就傳來了喊殺聲以及隱隱的火光。
蔣欽一咬牙,拔出寶劍就要衝進去,結果被呂蒙一把攔住。
“帶著你的人和我的人去前營,去大門!”呂蒙將一塊令牌塞進蔣欽手中道,“他們不可能只放火,肯定會里外配合,大門不容有失,快去!這裡交給我。”
“那你小心。”
蔣欽接過令牌,迅速去集合隊伍。
說是大門,其實就是幾根木頭綁在一起組成的一個架子,象徵意義要遠大於實用。
就算是一萬人,一下午時間也建不成什麼像樣的營房。
不過這幾根木棍確實起到了作用,前來偷襲的人和袁軍隔著木棍互相劈砍。
偷襲的人沒經過訓練,不懂怎麼打仗。
袁軍則是人太少,只能被迫防守。
好在他們進退有序,防守得滴水不漏,拼命給同袍們爭取著反應過來的時間。
蔣欽確實快,一會兒功夫就整備好兩營士卒,風一樣衝到了營門前。
只聽得叛軍在門外大喊:“袁顯思,出來受死!”
蔣欽大怒,離著老遠大聲喝道:“開啟大門,我倒要看看何人如此囂張!”
“開門。”一道聲音吩咐守門士卒。
士卒愣在當場,有些不敢行動,主要是外面烏漆麻黑,也不知道有多少敵人。
“開門!”蔣欽絕對想不到袁譚真的就在這裡,他大聲說道:“我麾下大將正欲斬殺敵酋,因何猶猶豫豫?開門!”
:()三國:征戰漢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