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趨之外,也有他剛愎自用不通世情的緣故。”
“治國之道,其實沒有是非對錯之分,再好的國策用在不適宜的時機上,也只能鑄就悲劇。”
康熙耐心的給胤礽解釋,“朕知道你悲憫眾生,但是保成,你是太子,不是菩薩,你首先要考慮的是政權安穩,而不是一隅之地的百姓存亡。”
“安親王屠城故而有錯,你可以以此不對他封賞,也可以將他貶庶到閒職,但卻不能因此殺了他或是像你說的,碎屍萬段。”
“民貴君輕雖有道理,但卻只是道理而已,人生而平等是佛門禪語,卻不是人生真諦,”
康熙握緊胤礽的手,“如果你不想同崇禎帝一般,吊死在那景山之上,你就得學會分辨輕重,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方才是帝王之道。”
帝王之道。
胤礽在心裡默默唸著這四個字,然後喃喃道:“可是阿瑪,我不是帝王。”
他只是一個註定會被廢掉的太子而已,他並不想學帝王之道。
破天荒的頭一遭,乾清宮裡最最尊貴的天家父子兩個,竟然鬧彆扭了!
看著互相不搭理對方不肯同桌而食的康熙和胤礽,梁九功蒙了,只好又叫人趕緊去御膳房給胤礽另叫一份膳食來。
胤礽卻並不領情,轉身就跑出了乾清宮,梁九功正要喊人去追,康熙卻冷冷道:“不許管他,他愛上哪兒去就上哪兒去!”
梁九功:……太子爺七歲,皇上您最多也就三歲!
康熙是真的有點生氣了。
他精心教養著長起來的儲君,竟然不想當皇帝,這擱誰誰能不生氣?
敢情他這麼些年來的言傳身教都餵了狗了!
權勢,尊榮,坐擁天下萬人之上的睥睨,胤礽是一點都沒看到,他只看到了忙不完的政務和不能隨心所欲的束縛。
這像話嗎?!
這次他肯定不去哄他,非得讓他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可!
梁九功看著氣成一隻河豚的康熙:……
以往皇上不高興了求了太子來哄就行,可這次皇上是跟太子生氣了,該求誰來幫忙?
怎麼就莫名其妙鬧起來了麼?
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就那麼難嗎?!
梁九功在心裡吐槽著,面兒上還是堆起了笑容問康熙:“皇上,奴才聽說御膳房今兒給後宮裡上了新鮮的鱸魚,也不知道哪位主子這麼會吃。”
滿人並不怎麼愛吃清淡的魚膾,這宮裡能想著要鱸魚又能要得到的,只有承乾宮——
因為四阿哥愛吃魚。
梁九功不敢明言,但這暗示已經很明顯了,康熙怒瞪了他一眼,卻沒有呵斥,反而站起身來,當真往承乾宮去了。
保成不是不喜歡他的偏寵嗎?
他又不是沒有旁的兒子!
他去看小四去了,氣死他!
胤礽不知道康熙能這麼幼稚,他從乾清宮裡跑出來後,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去哪兒。
主要是他跟康熙吵架的理由太過荒唐,他不敢跟旁人說。
於是他漫無目的的在宮裡亂走,走著走著竟是越走越遠,到了武英殿的附近。
武英殿內還在修明史,許多翰林學士進進出出的好不熱鬧。
胤礽遠遠的看著武英殿裡忙碌的景象,突然有點羨慕胤祉——
如果將來他能跟胤祉換換,他來這裡修書,那也是很幸福的。
“小孩兒,你跑這兒來幹什麼?”
一個聲音突然從胤礽身後傳來,“怎麼,想起來請我吃魚了?”
胤礽回頭一看,卻是萬斯同。
萬斯同雖然應下來修著明史的差事,卻並不等於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