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不希望漢人比滿人差,只要夠忠心,有實力,他都是一樣的歡喜。
按照康熙的意思,幾個漢兵營方陣並未離場,而是在最後一起站在了場地中央。
康熙高聲道:“今日閱兵,爾等與八旗同在,今後亦都是袍澤!大清疆域之上,無論滿漢,有能力者,皆可為國效力,朕與爾等一起,護佑天下萬民!”
在場眾人一起拜倒,再次山呼萬歲。
康熙伸手將胤礽拉起來,然後繼續高聲道:“都平身!與朕一起,往南邊看炮!”
今日最關鍵的一環,不是閱兵,而是試炮。
這是康熙特意加上去的環節,試的是南懷仁新制的銅製重炮。
之前十五年的時候,康熙曾為了平定三藩之亂新制了五十二門神威炮,在東南西南大展雄風,而之後南懷仁又開始研製威力更大的銅炮,立時三年多,終於拿出了成品來。
胤礽之前曾經見過神威炮,雖未見過威力,但看體積和做工,已經覺得十分厲害,而如今看到這新制的銅炮,卻覺得神威炮只是弟弟而已——
這麼說也不太準確,若是從體型和重量上來說,神威炮只能算是孫子。
新制的銅炮足有神威炮三倍重,粗長的炮身配的是堅實的四輪車,也代表了它可以隨時跟隨大軍移動,並非只能做守城之用。
火炮營的將軍正在介紹著這門銅炮,聽到這炮最輕也要有三千六百斤重的時候,眾人一片譁然。
“這也太重了,若是在戰場上,行動不便,跟不上趟吧?”
“看著好看,但不如神威炮來的實在。”
“守城倒是不錯,往城樓上裝一排,誰也攻不上來哈哈。”
“守城哪裡用得上這麼重的炮,而且這一看就貴得很,還裝一排,你以為不花銀子嗎?”
八旗的將領們更擅長於打遭遇戰,且打且走,利用地形衝鋒,他們更喜歡的是輕便的野戰炮。
那些野戰炮射程短,但重量輕,更方便攜帶,往山坡頂一架,炮火之後正好騎兵衝鋒。
如今軍中常備的金龍炮,重量不過三百斤而已。
眼前這三千六百斤的龐然大物,當真是見也沒見過的。
南邊的山坡上沒有壘砌靶子,而是簡單粗暴的在山體上用漆畫了一個非常大的圓,昭示著這一次試炮的目標不是以往的木頭泥巴,而是山體的堅石。
靶心夠大夠明顯,又沒有任何遮擋,即便是不用“千里目”,也能清楚。
“這有多遠?”
“我瞧著怎麼也有三四百丈吧?”
“不止,至少得有五百丈。”
“這麼遠,能打中嗎?別是個啞炮。”
在八旗將領們的質疑中,火炮營的將軍親自上前上彈點火。
胤礽機敏的捂住了耳朵,果然猝不及防之間,一聲震天巨響迸發而出,整個大地彷彿都跟著晃動。
剛剛說會是啞炮的八旗將領沒有防備的坐倒在地上,抬頭看到那被一炮轟的碎裂的紅色山石崩散開的情景,半晌閉不上嘴。
他是騎兵統領,見過威力最大的炮就是金龍炮,那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