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的顏面,他不得不對敦多布多爾濟笑臉相迎。
與此同時,原本不怎麼受待見的敬安公主一家變成了圍場裡的香餑餑,敬安公主終於能擺出她公主的架勢,每日裡端著接見各個王妃格格們。
相比之下,二公主和烏爾袞的親事就很低調。
賜婚的聖旨幾乎同時送到,烏爾袞恭敬的接旨後,往康熙御帳謝恩。
康熙大約知道些烏爾袞跟兩個閨女間的糾葛,但大公主並沒有放在心上,烏爾袞也沒有糾纏不清,康熙便只當不知道罷了。
“朕與你父王說過了,這次你就跟朕一起回京城去,進太學多讀讀書,你跟二公主的親事不急,朕要再多留她幾年。”
畢竟也是愛新覺羅家的血脈,康熙對烏爾袞的態度還算溫和,“你若能有出息,朕便留你在朝中,將來也給你立功的機會。”
烏爾袞並非家中嫡長,其父鄂齊爾的郡王之位輪不到他來繼承,若無軍功,難有自己的爵位。
康熙此言便是告訴烏爾袞,只要他爭氣,康熙就給他一個為自己爭前程的機會。
烏爾袞眼睛一亮,問道:“皇上,您能讓我從軍嗎?”
康熙笑道:“帶著巴林部那點子騎兵有什麼意思?你是見識過火1槍的威力的,若是你肯上進,朕叫你帶一支火器營也未嘗不可!”
正如蒙古諸王所料,康熙給公主們的嫁妝裡,就有一支火1槍隊。
這是公主們真正的底牌,大公主定是要自己握在手裡的,而二公主卻不懂這些,若是烏爾袞能信得過,這支火1槍隊交到他手裡也不是不行。
烏爾袞雖然不能承襲爵位,但就憑這支公主護軍,也足夠他們夫妻縱橫草原了。
烏爾袞翻身叩謝,神情裡終於有了幾分真心的歡喜。
他不曾觸碰兵權是因為他沒資格,而不是他不想。
大好男兒有誰不想手握兵權威震四方,若非是想要爭一爭,他當初也不會心甘情願的入京求娶公主了。
胤礽坐在一旁,看到了烏爾袞眼中的野心,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大公主那麼果斷的割捨了這份情誼。
大公主要的是一個聽話忠誠的丈夫,助她開疆拓土,卻又對她忠心耿耿;
而烏爾袞卻有著對權利的渴望,他要的是一個溫柔體貼,又能助他掌權的妻子。
其實他們骨子裡是一樣的人,所以才會互相吸引,但卻又似乎註定了會爭鬥不斷,沒有人會願意甘於平凡,為對方做嫁衣。
如今這樣的結果,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或許他們失去了一份真情,卻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倒也沒什麼不值得。
……
此次圍場之行,康熙可算是三喜臨門。
前兩喜自是大公主和二公主都訂了親,而這第三喜並非三公主的親事,而是佟佳皇貴妃有孕了。
佟佳皇貴妃入宮已有十餘載,一直榮寵不斷,卻從未曾有過身孕。
年少時是她自己有意避孕,成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