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劉備也受不了孔融,想趕緊的把孔融轟走,他好落一個耳根清靜,當場一拍即合,說我明天就指派簡憲和去逐孔融。完了拉著法正的手,言辭懇切地說,白天會上你的建議沒有被採納,千萬可別往心裡去——“孝直愛吾,吾素知也,吾生必不負卿。”
君臣二人四手相握,四目相投,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法正隨即拜辭而去,劉備把眼睛一眨,神色遽變,開始跟這兒鬱悶:今天龐士元獻稱公之策,完了法孝直立刻來獻三計,你說他早不說,晚不說,幹嘛今晚著急跑過來說?肯定是在龐統跟前失了面子,所以特意跑我面前找補來啦。倘若只是和平競爭,我得多高興啊,只可惜……這倆貨似乎天性不和,再加上所在的集團利益相沖突,倘若不加制約,將來必然生亂。唉,只希望明天那位秦先生過來,能夠教我以良策吧。
劉備挺期待“仲父”秦宓的到來,第二天早上親自執帚相迎——就是扛著笤帚端立門前,表示這庭院我都打掃乾淨啦,特意請您入內。秦宓素有狂態,他曾經號稱有病,不肯出門,夏侯纂親自領著功曹古樸、主簿王普,還帶著廚子和一應用具,跑上門去現開火設宴,結果秦宓照樣躺榻上不起來,就跟個羅馬人似的,橫著飲酒吃食。
而且說著說著,他還舉起手版來,輕拍夏侯纂的臉頰,說:“願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於小草……”您別認為仲父我的話不夠謙虛——別人叫你“仲父”也就罷了,這還帶自稱的!
可是終究夏侯纂是夏侯纂,劉備是劉備,秦宓要在一省部級幹部面前跟在一廳局級幹部面前都是同樣德性,那這人也就不能要啦——純為狂生耳。劉備竟然執帚而迎,秦宓也挺感動,當即大禮參見。於是讓入室內,劉備先隨便問了問蜀中形勢,秦子敕張嘴就來,侃侃而談,足見見聞廣博,並且言辭便給。
所以說著說著,劉備瞧這人是真有才學,那乾脆,我也別慎著啦,入正題吧:“今有一事甚難,還請子敕教我。”秦宓微微一笑:“憲和亦有所言,得無為法、龐相爭事耶?”
劉備說您既然已經知道,那就再好不過啦——可有解決問題的妙策嗎?秦宓微微一皺眉頭:“此事不易為也。”(未完待續。。)
第四章、閉門課徒
劉備問秦宓,如今法正、龐統,不是和平競爭,而爭權奪勢,相互攻詰,這個問題很嚴重,有辦法解決嗎?秦宓皺皺眉頭,說這事兒處理起來確實有點兒煩難……
“昔孔子歿,群徒守喪,乃揖子貢,而子夏等以有若似聖,而欲事之,儒門因分為八——先賢尚黨,而況時儒耶?”想當年孔子去世以後,弟子們聚在一起為老師守喪,出出進進的都要拜謁子貢,說明把子貢當成是孔子的繼承人。但偏偏子夏、子張、子游等人覺得有若跟孔子長得比較象,所以打算象服侍孔子一般服侍有若——也就是擁戴有若做新的儒門首腦。秦宓說聖人門徒尚且如此,更何況今之士人呢?各自拉幫結派,那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啦。
“高皇帝滅秦興漢,及奏功臣位次,以蕭相國為第一,而武臣不服,鹹戴曹相國(曹參),獨鄂千秋排除眾議。乃知古來文武相輕,事之常也,如廉頗欲辱藺相如。而相如實知進退,乃折廉頗,使負荊請罪。今法孝直、龐士元,才兼文武,而並倨傲,兩車相併,終成死局,此不可不慮者也。”
從來文官武將,很可能互相輕視,就象廉頗跟藺相如似的,幸虧藺相如知道為國而廢私,多次主動避讓,才終於感動了廉頗,跑藺府上去負荊請罪,演了一出“將相和”的感人劇目。問題如今法正、龐統,兩人亦文亦武,他們互相瞧不順眼。不是因為所長相異。恰恰相反。是因為才能都撞一塊兒了,誰都不甘心屈居於對方之下。要是換了這二位乘車跟大街上迎面撞見,那肯定誰都不肯相讓啊,說不定一直兌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