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1部分

可是即便四字為實,多添四字來撇清,搞得好象對等條約似的,其中濃厚的投降味道,還是怎麼洗都洗不乾淨,所以趙構也含糊啊,跟人說:“秦檜雲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朕北人,將安歸?”雖然最終屈辱的紹興和議還是成了,這八個字也還是沒敢擺在明面上說。

結果這八個字提前一千多年,是勳半開玩笑地說出來,倒被曹操、賈詡給奉若至寶。孫家本籍吳郡富春縣,是南人,而其核心的淮泗集團,比方說張昭、張紘、程普、韓當等等,卻是北人(周瑜是廬江舒縣人,若以長江劃分南北,也算北人)。賈詡認為此計可以完美地堵住孫權的嘴,還能趁機離間、分化孫氏集團,有此妙計在手,破滅江東,乃不為難也。

是勳心說不會吧,這原本臭大街的八個字,竟然在這條時間線上會變成香餑餑了?真是哪兒說理去……(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章、幼平奮威

曹操北歸之際,南征大軍正在圍攻丹陽郡治宛陵。宛陵又名宣城,孫策時代曾命孫權為守,遭逢山賊,幾乎不免,幸為周泰所救。此後即修繕城堞,鞏固防禦,僅數年間面貌便即煥然一新。

此際鎮守宛陵的乃是孫權堂兄、奮威中郎將孫瑜孫仲異,署為丹陽太守。孫瑜善撫人心,士卒盡皆樂為所用,故此兵將雖寡,仗著城池牢固,竟然阻擋住了曹軍前進的步伐,一連十日而不能拔。不過宛陵失陷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孫瑜多次遣使破圍而出,去向孫權求救,可惜孫權手裡的兵馬本來就不多,還得防著魏延以如皋島為基地,在吳縣沿岸登陸,就算三五千增援之卒都抽不出來——若少於三五千呢?那不是給曹操送人頭去的嘛,派了爭如不派。

所以孫權只得傳告孫瑜,要他尋機放棄宛陵,突圍東歸。孫權如今能夠做的,就只有聚集各地遊散兵馬,集中在吳郡境內,尋有利地形與曹操打最後的決戰,以期死中求活。

然而曹軍勢大,將宛陵城團團圍住,除非孫瑜棄軍孤身而逃,否則哪兒突得出去啊。於是孫瑜召集屬吏饒助、顏連、馬普等,歃血而盟,誓以死守:“宛陵若失,丹陽必喪,敵乃可長驅吳會也。今我等若能持之月餘,北人不耐江南溼冷,或將疾病,其氣若挫,吳會可全。但主上得安,雖死何憾?!”

孫瑜的預算是有一定道理的,江南地區的氣候雖然普遍比北方溫暖,但過於潮溼。冬季溼冷。北人很難習慣。極易染病。比方說太史慈就在宛陵城下病倒了,連日高燒不退,曹操只得下令將其北輿至春谷安養。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北軍氣勢洶洶殺來,倘若在並非敵方最後基地的宛陵城下就一停一個多月,士氣必然受挫。而且爭取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也能使孫權在吳郡的防禦體系更趨完善。所以孫瑜豁出命去,打算就在宛陵這兒牢牢地一直釘到死!

曹操向群僚問計,賈詡提出來:“丹陽多賊,或可招撫而任用之。”丹陽這地方民風剽悍,素來就出強勁的步卒,但是能打是一方面,不服統治就是反過來的另一方面了,包括漢民和山越,到處依山立寨。以抗拒租稅和兵役的徵發。賈詡的意思,這票傢伙未必難打。但問題數量太多,咱們這會兒還沒空理會,那麼不如嘗試著變廢為寶,赦免他們往日之罪,加以安撫,拉攏他們來打孫家呢。

終究朝廷的爪子已經很多年都伸不進丹陽啦,這票山賊、豪酋,十多年裡一直在跟孫家打——敵人的敵人不見得是朋友,但肯定可以利用。

於是乃以諸葛孔明為使,前去招撫歙縣安勒山的金奇、烏聊山的毛甘,以及黟縣林歷山的陳僕、祖山等,大小二十餘股豪強,許以名爵及申不徵之意。原本歷史上的諸葛亮就頗擅言詞——雖然“舌戰群儒”乃小說家語,但他確實渡江去遊說過孫權——這條時間線上又在是勳門下就學數年,然而是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