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政事堂制度。其中中書的主要職責是備君主顧問,及代擬政令、詔書,也就是說,協助君主掌握司法權。是勳正想拿這個新公國的新體制練手,塞一些私貨進去呢,這個重要性不在尚書之下,但事務沒有尚書繁劇的職務,對他再合適不過了。
因為根據是勳的謀劃,尚書檯下轄不再是後世的六部了,而更細化為十二部,事情實在太多。十二部包括:吏部主署用、勳封。選部主學校、選舉、考試。戶部主民戶、祠祀、農桑。禮部主禮儀、祭享,兵部主軍政、武備,刑部主刑罰、勾覆、關禁,辭部主辭訟、推劾,度部主財稅、倉廩、出納,虞部主貨幣、鹽鐵,工部主工程、水利,商部主工業、商賈、轉運。文部主圖書、典籍。
不用說,設定商部,並且把虞部從戶部和度部裡析分出來,就都是是勳的私貨啦。
各部主官皆稱尚書,副官為侍郎,下分各司,以中郎主其事。是勳雖然不管尚書檯,但還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塞了不少自己人進去,比方說以任嘏為選部尚書。以董蒙為商部尚書,以張既為戶部侍郎。以是紆為工部侍郎。
是家老三是寬不知道走了誰的門路,竟得吏部侍郎之任,多少讓是勳有點兒瞧不透。最大的可能性,他是被吏部尚書陳群給相中了……
三臺的主官,除荀攸和是勳外,御史大夫一職給了毛玠——此人性情耿直,用來主掌監察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宗正令曹操給了是勳的老丈人曹豹——反正那傢伙也沒啥領兵的才能,乾脆到安邑來管管宗室圖籍吧;秘書監是楊修,門下監是劉放。
曹操把全部相府班子,還有部分得用的朝官,全都給拉到魏國來了,許都幾乎放空,不過也無所謂,反正真正主掌天下大事的原本是相府,如今是魏國,朝廷插不上什麼手。當然啦,絕大多數魏官都還掛著一個漢朝的閒職,比方說是勳就當回他的侍中了,且有不少漢官也上趕著請求掛一個魏國的閒職。
不過一開始獨獨遺漏了夏侯惇,夏侯惇數次上疏,要求給他個魏國官號,曹操說了:“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我不是瞧不起你,而正是因為太看重你了,覺得魏國池塘小,讓你也趴進來是委屈你啦。夏侯惇固請,曹操沒有辦法,乃拜其為前將軍。
魏國的武官系統,真正握有實權的是中領軍、中護軍,以及各路都督,而前後左右將軍則為榮譽頭銜,四徵、四鎮之類臨時設定,不再設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和衛將軍。
此外,魏國所有之五郡,地方官制也有所調整。郡以郡守主政,郡丞輔之,與中央相同分十二司(部)治事,方便上下銜接,另有督郵掌握監察權;縣以縣令長主政,縣丞輔之,十二部併為吏選、戶商、禮文、祠刑、虞度、兵工六科,以廷掾主監察。這些職務皆由中央任命,不得再私相徵辟。仍以秩祿代官階,但多增加了好多級:比公、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比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比百石,乃至斗食。這樣無形中提高了中層官員的待遇,並且給了他們逐級提升的動力。
可是如此一來,吏部尚書陳長文不幹了,直接找到是勳,質問他:“君設如此多職,其人何來?”我哪兒找那麼多蘿蔔來填這些個坑啊。是勳心說我怕的是度部尚書王邑來叫苦,說俸祿不夠發的,還真不怕你嚷嚷人才不足——要不要我把自家的門生、弟子全都推薦給你?
中央官職也就罷了,雖然尚書下分十二部,但衙門並沒有因此增多——原本的九卿都不設了呀,還有很多閒散的小部門也都合歸尚書直轄;然而郡下再分十二司、縣下設六科,都不再由地方官自己召師爺,而必須由朝廷任命,中下級官員數量瞬間多出數倍去,也難怪陳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