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是忠心耿耿的魏臣啊,不似荀彧一般因漢而殉,所以是勳的話點到即止,然後趕緊轉移話題:“董公仁之言,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勳未深思,不敢妄斷。既卿等皆以為建公號為不妥,勳乃有一新意也。”我有全新的想法,你們要不要聽聽?

荀彧把身子往前一湊:“願聞宏輔高論。”

是勳環視眾人,一字一頓地說道:“可復先週五等爵也。”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第十六章、矢在弦上

ps:看《漢魏文魁》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關於周朝的封爵系統,後世一直爭論不休,到了是勳原本生存的那個時空,普遍認為所謂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春秋以後儒家生造出來的,或者起碼是經過了加工、修飾的,正經西周時代還並沒有那麼明確和完善的體系。

查周代(包括東周)的原始典籍和金文,對於各諸侯國君的稱呼非常混亂,首先所謂的“子爵”以上,國君都可稱某某公,其次一會兒稱公,一會兒稱侯,一會兒又稱子的也不在少數。並且就理論上而言,爵位越高應當數量越少,爵位越低應當數量越多——不可能一國十元帥、十大將、百上將,然後只有二十來個中將、少將的——可是遍查春秋諸侯,傳統認為的侯、伯最多,子、男卻偏偏少得可憐。

對此當然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仍然認為五等爵制存在的學者也不在少數——就是勳本人的看法,其實西周分封諸侯,本沒有明確等級劃分。在畿內為王卿士的,以及宋國這樣前朝後裔的稱公,畿外為侯,侯這個字出自殷朝,指鎮守地方的軍事貴族。所以作為一種尊稱的“公”,大家夥兒關起門來都可以叫。伯即為霸,是對處於關鍵節點,可統馭多路諸侯的君主之尊稱;子為外族依附(如楚子)。男則多為附庸(如許男)。

說白了。最初的公、侯、伯、子、男並不成其為上下分明的的等級系統。某些為尊稱,某些表來源,直到春秋以後,才被儒家(或者也有別的什麼家的貢獻)給嚴密編織起來。

最早對周朝五等爵制產生懷疑的是宋朝人,而在漢魏之際,大家夥兒仍然執著於儒家舊說,認為五等爵制是存在的,是勳也沒想著就這個問題發表一篇可能被指斥為“異端邪說”的學術論文。所以他這會兒趁機就說啦。既然你們認為光給曹操建個公爵不合適,要不咱們直接恢復周代的五等爵,如何?

“我漢承秦制,制爵二十等,授田及宅。然自公士迄大庶長,久不授也,列侯反分而為亭、鄉、縣等號,是知舊爵之不敷用也。既如此,闔復周禮?”

漢朝的爵位制度,最早是延續秦朝的。爵分二十等,從公士一直到列侯。第八等公乘以下俗稱“民爵”,可以用來賞賜沒有官位的人。這套玩意兒一直延續到北宋,時不時地還要拿出來耍上一番,不過唐以後已被稱為“古爵”,用得越來越少了。

至於東漢,基本上就沒怎麼用過這套爵位體系——理論上依然存在——真正使用的只有最高那兩級,也就是十九等的關內侯(秦稱內侯或綸侯)和第二十等的列侯(避武帝劉徹諱,徹侯改稱),而且逐漸從列侯中又區分出不同食邑大小的亭侯、鄉侯、縣侯出來。所以是勳說了,既然這一套咱不怎麼用了,乾脆全都給改了吧,上承周禮,復五等爵,如何?

對於儒家來說,追慕周朝制度那是政治正確——雖然王莽也追慕過,然後政治極端不正確……當然啦,具體到實際事務上,要是言必稱周,那肯定是讀書讀傻了的白痴。恢復井田?分封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