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1部分

更想不到笨蛋兒子竟然把逄元圖給放出了襄平城!

當即喝令公孫康,趕緊派快馬把逄紀給叫回來,就說我醒了,有要事尋他商議——“若不肯歸時,縛之可也,殺之亦可!”

公孫康領命,忙去佈置,可是這邊信使還沒能馳出襄平城,數百里外的遼隧城下,遼東軍的營壘卻突然遭到了襲擊——來襲者非旁人也,正是郭淮郭伯濟。

郭淮的兵法,三成是跟他老爹學的,三成自學,剩下四成都為是勳所授。是勳就好比是趙括,雖然實戰指揮經驗不足,但紙上談兵的能力則舉世無雙。你想啊,就算曹操,也不過讀讀孫、吳、司馬法等有限幾本兵書而已,他是宏輔可是從《李衛公問對》到《紀效新書》,盡皆有所涉獵,論部頭超過曹操三四倍,論字數更是二十倍還不止!

尤其後世有一部兵書,是勳是非常喜歡的,那便是宋人陳規的《守城錄》。是勳雖然一心從文,但考慮到身處亂世,說不定自己哪天就被迫要上戰場呢——雖說他膽子越來越大,經驗也越來越豐富,這回打遼東就是主動行為——我不能打,總歸得能守吧?因此靠著前一世的博覽群書和這一世的超強記憶力,早就把《守城錄》中還能夠記得住的文辭全都默寫了出來,再對照同樣為守禦聖書的《列子》中城守諸篇,以及後世的諸多歷史教訓,輯成一本《城守策》。

這本書他沒有印刷刊行,也沒有獻給曹操,算是自家的私人秘寶。可是對於諸葛亮、郭淮這些弟子,那是肯定要有所傳授的。

陳規《守城錄》的核心思想,是勳幾乎全盤繼承了下來,那就是:守城並非消極地防守,而必須同時輔以積極地進攻,要憑藉城防極大殺傷攻城敵眾,並且不斷加以騷擾,儘可能地使對方無法凝聚起全部力量來發動進攻。

或許是性格使然,諸葛孔明對於這一方針理解得還不是非常透徹,但郭伯濟卻大合胃口,得到後便日夕研讀,反覆揣摩。這回是勳北上玄菟,募將守備遼隧,郭淮就主動請令,說我向先生您學得的守城術尚未施用,正好藉此機會演練一番。

等到是勳大軍一走,郭淮便督促軍卒民眾,按照自己對《城守策》的理解,對遼隧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和改修。等到遼東大軍渡過小遼水,洶湧殺來,他一方面趕緊派人透過水、陸兩道去請求增援,一方面閉城拒守,並且登上城頭,遠遠眺望。

一瞧之下,遼東軍約二萬之眾,麾下將兵不禁有些膽寒。郭淮卻笑著安慰他們說:“兵法雲五攻十圍,今敵不過我十,必來攻也。而吾城既固,彼修攻具且三五日,使君必歸,可無虞也。”

嘴裡雖然這麼說,但他可沒想著僅僅固守城防,等待是勳回身來救。於是當日晚間,郭淮便揀選了三百名銳卒,人執大刀、小盾,由他親自率領,開啟城牆上的暗門,衝將出來偷襲遼東軍的營壘。

公孫模還真沒有防著這一招。一方面自軍龐大,而敵方具體數量雖不清楚,估計也就幾千人,再加上城防堅固,在他固有思路中,哪有不肯憑堅而守,反倒主動出擊的道理呢?逄紀倒是有所擔憂,但偏偏不肯開口提醒,只是命親信仔細守備自家帳幕而已。

因此郭淮趁著夜色而至,摸到遼東軍轅門外,發一聲喊,便即率先突入,先把幾名哨兵斫倒,然後放火焚燒帳幕。遼東軍驟然遇襲,當即大亂,相互踐踏,死傷枕藉。

好在公孫模還沒有睡著,及時起身,先呼喝親兵衛護,然後即以自己的親兵為核心,緩緩收攏亂卒,以拒來敵。這位公孫將軍雖非名將,也可算是宿將,在戰場上的經驗非常豐富,應對得法,郭淮見狀,見好就收,帶著人便又摸黑折返了回去。

最終,郭淮帶出來三百壯士,僅僅折損了四個人而已,遼東兵倒死傷超過百數。二萬大軍,折之百人,其實算不上什麼大事兒,問題經過這麼一番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