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接過鐵杖,箕踞而坐,不假顏色,神態從容,與穆王迥異。
穆王雖有不樂,但到底李玄有前世身份在,也不好作色,只是不知道西王母為何如此禮遇李玄。
李玄雖然無禮,西王母卻不以為忤,說道:“李道友,你如今雖然困頓,日後定能修成正果。”
便喚來女魃,說道:“此乃貧道四弟子,與道友頗有關聯,只是未脫劫數。日後若有緣時,還請道友提點一二!”李玄朝細細一看,依稀有些感應,只是到底沒有神通,難明究竟,便先應道:“若有緣分,自該如此!”
於是西王母命四大弟子,盡上崑崙仙果,美酒佳餚。三仙入座,飲酒唱和。穆王雖有不愉,到底曾心儀西王母,待酒至半酣時,放開懷抱,便無拘束。
西王母困居崑崙仙島已久,二友齊聚,心中亦甚是歡暢,待席已過半,乘著酒興,對二仙歌道:“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李玄無詞以答,唯以籌擊鐵杖,和西王母之韻。
穆王微有醉意,唱道:“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三仙相互唱和,盡歡而散。周穆王還歸國土,李玄仍去首陽山訪道求仙。
第275章授神職諸仙觀禮問法寶玉帝用謀
待三仙皆散,西王母喚來青鳥、女魃,說道:“人間又將亂起,地仙將要封神。我即將脫困,無須隨侍,你二人也下山去,在人間擇靈山洞府,早早紮下根基,靜待機緣。待地仙封神時,你二人再出山相助!”
於是二徒拜別西王母,各自下山。青鳥居於驪山,稱驪山仙子。女魃仍居赤水,人稱天女。
首陽山八景宮中,太上老君因曾在天庭應下十二位大羅金仙,供玉帝驅使,至今仍一位也無,因此正在物色有緣之士。時有李玄拄拐來拜,太上老君看出他的跟腳,果然納入門下,遣往玄都洞修行。
這李玄便是鐵柺李,雖然醜陋,得道之後也形容不改,乃是異相真仙,他後來又陸續渡化遠古天庭轉世者七位,共為上洞八大金仙。在加上老君又渡化了四大天師,合在一起,正好是十二位。此是後話,暫且表過不提。
卻說周穆王雖曾對西王母有情,但兩個量劫過去,不免有些疏淡。何況他是人間天子,後宮佳麗三千,容顏殊麗,都是絕色,日夜惑人耳目,怎能專情?此次赴崑崙仙島見西王母,只是心血來潮,了卻執念而已。
他在崑崙仙島之中,與西王母一席談論,志向不合,話未投機,又不曾求得延壽仙丹,更加上李玄在座,說話做事,多有不便,因此心中頗不快意。於是分別之後,並不留戀,下了崑崙仙島,還歸國土,再未重來。只是歸國之後,更是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不止。
他是神人轉世,無災無病,身康體健。享盡了榮華富貴,看遍了大好山河,直過百餘歲方崩。
終穆王之朝,雖然武功煊赫,朝政安穩,但其以天子之尊,征戰遊歷。都是勞民傷財之舉,大傷國本。到穆王晚年,周王朝表面上國泰民安,歌舞昇平。實際上國庫空虛,民力匱乏。已伏由盛而衰之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罷人間,再言天上。卻說這一年,風調雨順,四季安泰。九天之上,玉帝廣發金簡玉書,遍邀三界聖人、人皇、混元尊者、大羅金仙,前往天庭,赴仙神之會,併為天庭眾神授職觀禮。
只因先前封神榜雖然封了神位,乃是對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的虛職,有位無權。此次玉帝鄭重其事,大張旗鼓。所授皆是天庭實職。自此之後,眾神都要為天庭行使職權。行天之道,布天之德,少不得與眾教門打交道。因此玉帝廣邀眾仙觀禮,也是應有之義。
九天之上,笙歌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