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造反,楊炯卻是好死不死,在弘農策應,族中子弟也都多有參與,武則天大怒,卻忌憚楊家的威望,只是將他們貶官。
可即便如此,弘農楊家也是天下一等一的豪門,其地位,大致相當於五姓七家中的崔氏,楊氏早在漢時,就曾和袁氏齊名,都是四世三公的典範,任丞相、太尉者多人,其後到了北朝,亦是在無數次王朝更替中身居要職,隋朝的時候,著名的有越國公楊素和其子楊玄感,到了唐朝,太宗便娶楊氏女子為妃,武則天的母親,也出自弘農楊氏,甚至歷史上,李隆基登基之後,所立的皇后、貴妃,也都出自弘農楊氏,楊氏在唐朝,出過十一個宰相。
與五姓七家不同,在關東地區,亦有許多的豪族,比如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楊氏乃至關東四姓中最傑出的門閥,當然,這一次天策軍食邑弘農,楊氏遭受的損失也是最大。
秦少游對這個人不敢怠慢,忙是到了前堂,便看到楊炯到了,他身子消瘦,年紀也是不小,說話時總是咳嗽,倒是王琚敬陪在末座,與他閒談。
見了秦少游來,王琚忙是站起,道:“殿下,這位便是學生經常向殿下提起的世叔,弘農的楊公,楊公以詩畫而聞名於世,天下人無不交口稱讚。”
原來……王琚還是楊炯的侄子。
秦少游只好心裡苦笑,貴圈真亂啊。
他忙是上去見禮:“楊公大名,小王聞名已久。”
楊炯含笑著還了個禮:“弘農王的大名,也是聞名遐邇,老夫閒居於弘農,亦是有所耳聞。”他笑了笑,吃了口茶:“不過在老夫眼裡,這最聞名的,卻是這公主茶。”
這是一句無傷大雅的玩笑話,王琚忙是笑了笑,道:“世叔喜歡,這裡有的是公主茶,隔日送一車去,也不妨事。”
秦少游看著王琚,這廝好大方,整整一車呢。
不過他明顯瞭解王琚的用意,茶葉什麼的,都可以大方,可是有些地方,卻是寸步不能讓,一個交情,一車茶葉又算什麼,只要不觸及利益的根本,倒是什麼都好說。
楊炯似笑非笑的看著王琚,卻是擺擺手:“不成,不成,無功不受祿,怎好意思吃你們的茶,況且老夫還是買得起的。”
他這態度也算堅決,讓王琚訕訕一笑,一個不要蠅頭小利的人,未必就是高風亮節,或許人家要的是更大的利益。
秦少游見寒暄的差不多了,不禁問:“卻是不知,楊公登門,有何賜教?”
楊炯依舊還是閒散的樣子,慢悠悠的吃著茶,才道:“哦,是有這麼一件事,現在天策軍不是食戶弘農麼,這弘農郡,已是相當於殿下的封地,軍政賦稅錢糧之事,盡皆歸於弘農郡,哎……英雄出少年啊,老夫在你這樣大的時候,還不知道在哪裡胡混,人不可攀比啊。”
他又開始繞彎子。
秦少游只是看著他,等著他的後話。
楊炯頓了頓,道:“天策府,老夫也是略知一二,卻是將這孟津,締造成了魚米之鄉,如今殿下轄制弘農,弘農上下,真是翹首以盼啊。殿下施行仁政,正是老夫所盼的事。”
說了這麼多,依舊是不知他的來意,秦少游心裡叫苦,他已經恨不得放大殺器,把那上官辰叫來待客了,上官辰一來,且看楊炯還怎麼清閒自在。
楊炯臉色微微一沉,卻是將眼睛眯起來,道:“不過歷來,百姓們所求的,不過是吃口飯而已,所以老夫特意來,卻是想聽聽,天策府到底打算行什麼善政,這也不算是什麼為民請命,不過是老夫多事而已,殿下不會見怪吧。”
秦少游臉色沒有表情,眼睛卻與王琚交錯。
表面上是來問政,多半卻是來和秦少游商討政策了,可問題就在於,這裡誰才是主人呢?固然有一些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