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按照亨利在聖教廷中的地位,原本他回來是不必要立刻覲見教宗的,但是這一次,他帶著三名聖騎士去巡檢日本的聖教組織,可沒想到卻遭遇意外,竟然讓三名聖騎士都折損在日本。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即便亨利在聖教廷的地位很是超然,也是必須在趕回梵蒂岡之後就立刻去覲見教宗,將發生的一切向教宗進行彙報的。

早在亨利離開日本之前,他自己就已經主動向聖教廷總部的樞機團進行了簡單的彙報。當時只是說明了三名聖騎士的死訊,以及日本的教區主教也死於同一人之手。

前三人確係無誤,可那個日本的教區主教,卻死的格外的冤屈,因為他根本就是被亨利殺死的。若是這個教區主教還活著,他必然會讓樞機團知道亨利是如何遇到朱弦的,那就必然會揭露亨利臨陣脫逃的行為。失去一些顏面其實倒在其次,主要是一旦有了臨陣脫逃這種經歷,基本上亨利也就跟樞機團無緣了。

一名騎士出身的大主教,乃至準紫衣主教,若是連基本的一往無前的勇氣都沒有,那他就根本不配做一名騎士。騎士在聖教廷的地位不算太高,但整個騎士團卻是聖教廷最主要的戰力。作為一名騎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隨時為聖教廷獻身的準備。是以哪怕已經晉升為主教,脫離了騎士的身份,騎士的精神卻絕不容忘卻。

這就好像即便一名士兵在戰爭中成長為將軍乃至元帥,他也必須要有勇往直前的信念,若是一看到吃了敗仗,尤其是面對可能全軍覆沒的狀況,將軍和元帥就立刻自己奪路而逃,這樣的將軍元帥要了又有什麼用呢?

敗軍之將若是死戰到底還能得到一個為國捐軀的美譽,可若是隻剩下一個光桿司令回到朝廷,他將要迎接的也必然是被處死,並且還得背上一世汙名。

在戰場上,只有戰死的將軍,絕無臨陣脫逃的大將。

亨利帶著聖騎士出戰,道理也是如此。

是以亨利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那自然沒有比把責任推到朱弦身上來得好。

亨利雖然是個歐洲人,可深諳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光有朱弦當然不行,還得有個跟朱弦站在對立面的傢伙。而這個傢伙,自然唯有日本的教區主教才能擔起重任。而這樣一來,教區主教的死也就得到了解釋,毫無疑問,跟高巖三人組以及三名聖騎士一樣,都是朱弦下的毒手。

至於矛盾的原因,亨利反倒可以語焉不詳了。

三人組已經死光,可謂死無對證。

池田和羅伯特本就是單身,而高巖倒是有妻兒,不過也已經被亨利幹掉,為了掩蓋真相,亨利根本就不在乎多一條半條的人命。可憐高巖,若不是自己臨死前對亨利還有野望,希望他可以收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為教子,他那還有兩個月就臨盆的妻子也不會橫遭此禍。

這方面已然斷了禍根。

教區主教是唯一知道亨利召見三人組的事情的,後續的事情他倒是不知道,現在在他也已經死在亨利手中,亨利見過三人組之中二人也就成了徹底不可能有人知道的秘密。

教區主教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兒女都早已離開日本,唯一的老妻也被亨利一併殺死,徹底絕了後患。教區主教的兒女回國之後,也頂多只能知道亨利所編纂出來的謊言,並將其當作真相。

路上十餘個小時的飛機,足以讓亨利想到了一個周詳的故事,在見到教宗本人的時候,他當即以騎士禮跪倒在教宗面前,做痛心疾首狀,並表示要親自帶隊去東方找朱弦要一個說法。

教宗還是很有氣度的,畢竟執掌著西方最大的教會,他並未表態,只是讓亨利將所發生的一切都詳細的告訴自己。

亨利若是改行當一個小說家,其實也應該是不錯的選擇,不得不說,他編的故事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