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親近、安慰和接觸;然後慢慢地又去遊戲。
不安全依戀—迴避型:兒童顯得冷淡,可能在母親返回後主動躲開或忽視她。
不安全依戀—矛盾型:兒童在母親離開後變得極為不安和焦慮;在母親返回後也不能安靜下來,對母親表現出生氣和抵制,但同時又表現出接觸的需要。
在15個月時是安全依戀型的兒童比那些不安全依戀的兒童在學校裡更受歡迎,更少經歷社會性焦慮。
(2)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s)和教養行為
* 權威型(民主型)父母對兒童提出合適的要求,但他們也對兒童做出反應。這種權威型方式最可能在父母與兒童之間培養出有效的聯絡。
* 專制型:父母嚴格訓練,但很少注意兒童的自主性。
* 放任型:父母有響應,但不能幫助兒童學習生活必要的社會規則。
* 忽視型:父母既不管制也不對兒童的獨特性產生響應。
教養行為產生於對不同目標的反應。
(3)接觸性安慰和社會經驗
依戀的碗櫃理論:嬰兒依戀父母是因為父母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物質需要——食物,有充足的食物,兒童就會健康成長。
哈里?哈洛(Harry Harlow;1965)嬰兒可能會依戀那些給他們接觸安慰(contact fort)的人。
智力發展得益於更大範圍的教育和遊戲活動;社會性發展得益於比在家裡更多樣的社會交往。
(4)剝奪
缺少緊密的和充滿愛意的關係會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甚至生存,消極的環境也對社會性發展有影響。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1928)和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938),認為風暴和壓力理論並不適用於很多非西方文化。很少有青少年會有所謂的內心動盪和非理性的行為。但那些有適應不良問題的青少年在成人期很可能還是存在同樣的問題。
青少年問題不能用“風暴和壓力”的神話來錯誤地解釋。
(5)社會關係
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青少年逐漸確定他們發展中的身份的社會因素,決定他們要成為哪種型別的人,以及要發展哪種關係。
由於同伴成了越來越重要的社會支援來源。結果在12~13歲時對同伴價值和行為(就是父母所擔心的同伴壓力)的順從達到了極點。
青少年與父母的衝突仍然集中在建立一個獨特身份的意願上。
抱負是指假如男孩在長大後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任何工作”,他們會選擇什麼工作;目標是指男孩覺得他們長大後“可能會得到的”工作。
兒童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目標的影響,他們對他們在學校裡能讀到什麼程度的信念。
3、成年期的社會性發展
(1)親密感
艾裡克森認為親密感(intimacy)是一種對他人承擔性愛、情感及道德承諾的能力。社會親密感是成年期心理健康的先決條件。
異性戀和同性戀維持長久關係的策略是一致的:兩種型別的個體都試圖透過分享任務和活動來保持與對方的接近。
婚姻關係對男性的影響不顯著。但是不滿意的婚姻影響了女性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可能是因為女性更多地試圖去治癒破裂的婚姻,相反,男性則更多地逃避衝突。
選擇性社會互動理論(selective 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更多地選擇能夠滿足自己情緒需要的伴侶。Lapra Carstensen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