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暢,聲音也微帶了一絲哽咽,“臣妾……臣妾因念著皇上的這些愛憐,日也想夜也想,才會……若不是國師及時出現,只怕……臣妾……”她三十七八歲年紀,早已過了撒嬌的時候,雖然委屈眼淚卻只在眼圈裡打轉,並不落下,而且也並不因為自己受了委屈便懈怠對男人的關心體貼。
興慶帝眼前忽然出現了剛入宮時的秦婉,那是她只有十五歲,正是嬌憨可愛之時,那時他年紀也並不算老,時常微服出宮,有一次回宮,正路過一處偏僻宮苑,遇到了眼淚汪汪的她,她哭著懇求掌事姑姑要回家,她說她家裡有好大的花園,可以自由自在盪鞦韆,可以對月吟詩對花作畫迎風流淚,可是皇宮裡什麼都要守規矩,而且很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皇上,她卻要為了這個一輩子的不可能守候一生,她不願!
然後興慶帝便忽然起了興趣,要來了這個十五歲宮嬪的履歷,原來這是個少年掃眉才子,理想是做一個行吟詩人。這有些可笑的女兒傲氣偏偏引起了他的注意,於是賦詩一首,半夜投進了那處偏僻宮殿。
自然,秦婉看到了,卻頗多微詞,提筆改了幾個字,寫完哈哈一笑,並不以為意。
改過的詩稿很快到了興慶帝手中,興慶帝難免起了幾分爭競之心,很花了一番心思又寫了一首詩……
如是幾次三番下來,秦婉少女懷春難免多了些心思,卻因為自己已是皇帝宮嬪,空辜負才郎一番柔情,左右為難之下,選擇了投繯自盡。
自盡自然沒能成功,因為興慶帝恰好出現了。
於是乎,當夜便召幸了秦婉,秦婉竟寧死不從,興慶帝幾分好笑幾分感動,便念出了兩人唱和的詩詞……
於是乎,秦才女芳心有託,以身相許。
於是乎,興慶帝過了一把“才子佳人”癮。
臨幸之後,秦婉的位分自然晉了一級。然而,宮中麗人何其多也,論容貌秦婉並不出眾,論才情也只中上。
於是乎,新鮮勁一過,便被興慶帝拋諸腦後。
秦婉也並不著急只是耐著性子吟詩作賦,慢慢匯成一本詩集,一筆一筆盡是工整的簪花小楷;詩集完成之後,便將興慶帝所做的詩詞一首首臨摹下來做成繡品,配以精緻圖案,凡是詩文皆不用絲線,而是用的她自己的頭髮,繡品完成之後整整齊齊放在隱秘之處;之後,秦婉上書皇后自請去侍奉董太后,皇后彼時對宮中層出不窮的美人正疲於應付,哪裡在意一個小小才人,很快便應允了。
秦婉在董太后處伺候十分恭謹,竟比太后身邊用老了的嬤嬤和女官更加用心,將董太后奉承的十分開心。
董太后一開心,自然跟她說的話也就多了,一來二去,她對興慶帝的喜好也摸得一清二楚了。
興慶帝每隔一日必來壽安宮給太后問安,秦婉每次都避而不見,然而每次必親自煎茶和伺候糕點。
興慶帝很快發覺茶點的與眾不同,他倒也不動聲色,暗中派人去查,這才知道是秦婉所為,但也不過以為是爭寵手段而已,並不在意,然而秦婉竟然三年如一日,堅守在太后宮中,並且並不求見興慶帝,即使有機會遇見也遠遠避了開去。這樣一來,興慶帝想不留心都不行,暗中派人去她寢宮一搜,便發現了那些詩集和繡品,這般用心,興慶帝焉能不動心?
很快再次召幸秦婉,幾度雲雨之後,秦婉有孕,誕下十二皇子,位分步步晉升,漸至於貴嬪,封號儀,儀者,心之所喜也。
這時,朝中出現了一些令興慶帝頭痛的事情,興慶帝愁眉不展,而秦婉卻在談笑中借典故點醒了興慶帝。一次兩次可以說湊巧,次數多了,難免引起董太后注意,於是黜落即將封妃的秦婉,廢其封號,黜為淑儀。
興慶帝與董太后之間一直有心病,董太后不喜的人興慶帝反而更多了三分好感,於是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