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印度: 中國天然的參照系‖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就已習慣用“龍”和“象”來比喻中國與印度。對照迥異的兩種發展模式,這種比喻的確很有意思——兩者同為龐然大物,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在部分學者眼裡,中印兩國經濟模式完全可以用傳統和現代來區分。雖然這看起來似乎有些武斷,甚至含有褒貶色彩,但卻不能全盤否定其合理性。時下,印度經濟學家習慣把自己的經濟與“資訊經濟”或“知識經濟”聯絡在一起,如果參考一下統計資料,這似乎並不為過。摩根坍利的資料顯示,目前服務業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經達一半以上,佔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增長的六成,而有形的製造業一直停滯在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過,對於印度模式來說,這句話未必準確。因為,以軟體、諮詢業聞名於世的印度相當“內秀”,很難給人視覺上的衝擊。

而中國的經濟走的是工業化、城市化的老路,“資訊經濟”或“知識經濟”也是需要花大力氣才有望實現的遠景。近年來中國服務業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10年間上升不到2%,而製造業比重一直處在50%的高位且仍在攀升。巨大的基礎設施投入、雨後春筍般湧現的高樓大廈使得中國看上去“一天一個樣”;神形具備的“世界工廠”以低廉的“中國價格”打遍天下,關於“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是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中國”的感慨也非印度所能比擬。

在微觀層面,中印兩國經濟執行的基礎也存在顯著差異。印度擁有歷史悠久的私營經濟部門,自1991年以來市場導向的改革措施進一步提高了私營企業的競爭力,併成為上市公司的絕對主體。近年來,主要大型上市私營公司均取得突出業績。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早於印度10多年,但是民營經濟的發展仍然沒有走上正軌,國有企業控制著許多關係“國計民生”的關鍵部門,民營經濟發展面臨著透明程度不等的各式“天花板”。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印經濟的增長寓言(2)

‖“龍象模式”之爭‖

很多人都注意到,在世界範圍內,樂觀情緒的焦點正在從中國轉向印度。這是近幾年國際學術會議上出現的一個明顯變化。用復旦大學張軍教授的話說,中印兩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區別在於,我們對中國的現在比對她的未來知道得更多,而印度的情況則恰恰相反。這實際上表明瞭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其實,就過去的增長記錄和當前的發展勢頭而言,印度比起中國還是有相當差距的,並且這種差距並未見明顯縮小。那麼,印度的樂觀來自於何處呢?

在一些觀察家看來,印度經濟具備了實現長期增長的所有重要條件: 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健全而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在西方看來相當標準的政治框架。經濟學原理一再告訴我們: 有了這些,從長期來看,經濟是沒有理由不增長的。因而,幾乎所有人相信,雖然印度腳下的道路並不寬廣平坦,但很快她將踏上一條光明大道。考慮到這些,印度當前的經濟增長依舊不那麼令人振奮,這倒是多少有些令人費解。

再來看看中國的情況。對於中國經濟的優秀表現,我們已經找到了多重視角來解釋。比如,中國路徑作為增量式改革被認為是一種巧妙的制度創新,在體制內的利益未受影響的前提下,體制外實現了迅速增長。因此沒有造成生產和福利的大幅下降,改革的成本也比較小,走出了一條一部分人受益而沒有人受損的“帕累託改進”之路。另外一個解釋是,中國的成功源自其特殊的分權改革。轉軌經濟的一個共同經歷是經濟決策權從集權化的中央向地方分散,也就是說,給予企業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權力去追求經濟增長,而中國透過構架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