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雖還是不曾徹底放下,可這一見眾人的意見如此之一致,自也就不好再固執不休,這便不甚情願地下了最後的決心。
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一,多羅貝勒弘晴連上兩本,,一本彈劾刑部尚書齊世武等人在審帝陵一案中徇私舞弊,意圖掩蓋事實真相;另一本則彈劾戶部尚書沈天生在安徽放糧賑災之際,大肆剋扣,中飽私囊,罔顧災民生死,罪莫大焉,此二本皆明章拜發,朝野頓時為之譁然一片,不旋踵,八、九、十、十四等眾阿哥又聯名動本,彈劾刑部尚書齊世武枉法行事,夜探天牢,意圖謀害帝陵一案之重要嫌犯穆春阿,本章中雖無明指,可言辭間卻暗示齊世武此舉乃是出自太子之授意。
三道本章這麼一上,軒然大波驟起,天下為之震動,朝局就此陷入了混亂之中,各部官吏皆無心政務,就此三本熱議連連,太子連下數道諭令,也無力阻止朝局之動盪,各項政務皆陷入了停滯狀態,太子在東宮裡大發雷霆,召集諸般重臣議事,試圖扭轉不利之局面,好話歹話說了一大通,可惜卻沒人聽他的,不僅如此,還遭九、十兩位爺狠狠地挖苦了一番,朝議方開始不多久,便以太子盛怒而去而草草收了場,至此,朝局已是到了行將崩潰的邊緣。
朝局亂不亂的,弘晴壓根兒就不加理會,他只管放火,至於火情會進展到何種程度麼,就不在弘晴的考慮範圍之內了,不單對京中熱議連連的事兒漠不關心,也不再去瞎攙和,每日裡該幹啥還幹啥,有他在工部衙門裡坐鎮著,工部各項事務雖也大受影響,卻依舊不算太過紊亂,比起已然亂得不可開交的其餘各部來說,絕對是一天一地的差別。
當然了,要說對時局真不關心,那絕對是假話,似此等干係大局走向的大風暴,又有誰真敢置身事外的,之所以表面上不再去攙和,那是因著有“尖刀”這把利器在手,京師裡的動向基本上都逃不過弘晴的法眼,他本人自是無必要親自去關心那些沸沸揚揚的謠言之流傳,再者麼,弘晴很清楚眼前這麼些紛亂不過都是過眼雲煙罷了,只消老爺子一到京師,一切都將回歸正軌,問題是老爺子何時會回京,卻是不好說之事了的,別說旁人,便是連有著已趨近完善的情報系統的“尖刀”都無法預測出老爺子的真實動向,只知道老爺子的龍舟在數日前便已離開金陵北上,至於老爺子本人是不是在龍舟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小王爺,聖旨已到府門外,王爺讓您趕緊去。”
弘晴的預感極為的正確,這不,方才二月初六,正值弘晴用早膳之際,就見王府總管高大誠急匆匆地跑了來,氣喘吁吁地稟報了一句道。
聖旨?老爺子到京了!
一聽聖旨已至,弘晴第一個反應便是老爺子十有**已到了京師,只不過弘晴卻並未將此猜測說將出來,僅僅只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語調從容地應了一句道:“知道了,本貝勒這就去。”
待得弘晴由著倩兒等丫鬟們侍候著更了衣,急行到了府門處之際,三爺早已率府中諸多屬官在門外恭候多時了,至於香案接旨必備之物事也早已備齊,這一見弘晴到來,三爺也無甚多的言語,僅僅只是頷了下首,示意弘晴入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宣誠親王胤祉、多羅貝勒弘晴,即刻到暢春園覲見,欽此!”
一眾人等跪好之後,站立在香案後頭的李德全並無旁的廢話,假咳了兩聲,清了清嗓子,一句話便已將老爺子的旨意宣了出來。
“臣等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聽這等旨意,弘晴早有預料之下,倒也不覺奇怪,可三爺的臉色卻是瞬間一白,顯見對老爺子如此快便已抵京頗為的震驚,沒旁的,昨兒個邸報才說龍舟方才抵達河南,甚至都不曾到開封府,按行程算,真要抵京,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