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陳浪眼神微動道:“李總,真有把握?”
李東笑道:“算板上釘釘的事!
不過這10%,總共要21億的資金,加上國美那邊還要18億,這就是39億了。
而這時候,我們也才持股36%,稍微比黃家多那麼一點點,永樂系的態度值得商榷。
而且到了這關頭,黃家很有可能選擇將剩下的未上市門店注入上市部分。
一旦如此,股份會被稀釋。
按照我的估算,一旦這些產業被注入國美上市部分,我們手中的股權最少要稀釋20%左右。
到時候,我們的36%,只剩下了29%左右。
而黃家那邊,新增20%的股本,以及之前被稀釋的部分,持股比例大概在48%,差一點就能控股。
而且我們沒辦法阻止他們注入,畢竟國美是一體的,一旦不允許,被他們脫離了,那國美的價值大打折扣,佈局也出現了漏洞。
所以非但不能阻止,還要促使他們注入才行。
這樣下來,我們和對方差距再次擴大,相差甚多。
唯一能抵消這種變化的,便是國美之前發行的那批可轉換債券。
黃家注入未上市資產,我們如果拿下這批債券,同時進行轉換,兩邊價值相差不大。
債券將近50億,他們未上市部分價值大概也在這個數。
按照國美目前的市值,大概在200億這個樣子。
全部注入轉換之後,市值就高達300億,兩次稀釋,我們以債券部分,和原有的36%股份,大概能獲得稀釋後的40%。
黃家那邊,差不多也在這個比例。
永樂系和投行那邊剩下的股份被稀釋之後,大概佔據10%,再剩下的便是流通的部分了。
這時候流通部分過少,我們可以選擇增發新股,只要在二級市場贏了黃家,我們甚至能達到絕對控股的地步!
總體算下來,前面的39億,再加上債券部分將近50億,需要接近90億的資金。
再加上二級市場我們要回購部分股權,最少也得準備20億到30億之間的資金才行。
把穩一點,30億最合適,也就是說,總投資120億,我們就有希望,對回購了可轉換債券和注入未上市資產的國美進行控股。
這筆買賣絕對是划算的,回購了債券和注入部分產業的國美,總資產絕對能高達300億以上,那還是按照目前的價值來算。
其實,國美整體全部注入,後期能起來,500億那是絕對值的。”
孫濤輕咳一聲道:“李總,不是120億,投行那邊的18%還沒算呢,想要從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手中拿下這麼多股權。
最少,咱們也得用40億左右的微博股份換取才行。
算下來,投資就超過160億了。
而就算如此,能不能獲得控股權還在兩可之間。
在我看來,最後就算能控股,投資大概也將近180億了。
當然,真要能控股,這些錢是值得的。
不到200億的資金,控股了國美,包括他們的未上市產業,我是持贊同意見的。
現在我擔心的有兩點,第一,我們未必能成功,其中風險很大很大,這點李總自己應該也有數。
第二,就算成功了,黃家持股比例太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翻盤。
投行和二級市場那邊先不說,永樂系其實也是個麻煩。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將永樂系的人踢出局,獲得他們手中的股權,這樣一來,黃家再想翻盤,就沒那麼簡單了。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意見,畢竟程曉一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