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所謂無量法門,那只是方法手段不相同,修的是甚麼?佛法修學的總綱領就是覺、正、淨。

禪宗選擇從“覺”門入。禪宗是求大徹大悟,*見性。

一天,懷讓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裡坐禪,於是便見機施教,問道:“你整天在這裡坐禪,圖個什麼?”

馬祖道一答道:“我想成佛。”

於是,懷讓拿起一塊磚,在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馬祖道一見此十分驚異,立刻上前問懷讓:“師傅,您磨磚做什麼呀?”

懷讓答:“我磨磚做鏡啊!”

馬祖道一困惑不解問:“磨磚怎能成鏡?”

懷讓說:“既然磨磚不能成鏡,那麼坐禪又怎能成佛?”

馬祖道一向懷讓禪師請教。

懷讓說:“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還是打牛。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如果學坐禪,禪並不在於坐臥的形式。如果是學坐佛,佛性無所不在,佛並沒有固定的形相。在絕對的禪宗*上,對於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執著的取捨,你如果學坐佛,就是扼殺了佛,如果你執著於坐相,就是背道而行。所以,坐禪不可能悟道成佛。”

馬祖道一聞聽,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悟。

馬祖道一又問:“如何用心,才能達到絕對的最高境界。”

懷讓答:“你學*見性的禪法,如同播撒種子。而我教你的禪法要旨,好比天降甘露,只要條件關係兩者契合,就可以了悟絕對本體。

馬祖道一又問:“絕對本體不是物質,又不是形相,那怎樣才能悟道呢?”

懷讓禪師答:“*見性同不執著於物相都一樣可以悟道。心性包含一切種子,遇甘露即可萌發,即無固定的形相,也沒有成功與敗壞的分別。”

懷讓禪師去世後,馬祖道一繼承了他的衣缽。在懷讓的六位入室弟子當中,只有他得到了心傳。

童童悄悄問雪濤:“這兒壁畫你還敢畫嗎?”

“有什麼不敢?”

“談了這麼多,我都有些擔心。你就不怕你的畫無法與寺院匹配?”

“敢於承擔也是精進的法門,這是需要拿出勇氣來的。”法師說。

“我有勇氣,我也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做任何的事,都要有把一件事做徹底的勇氣。其實畫畫與禪修是一樣的。”

“我沒想太多,但覺得以平常心去畫,這就夠了。”

“平常心?”

童童回眼看了他一眼,想不到他也能說出這樣的禪機。

世人眼裡的禪充滿神秘,只因為他不能以平常心來看待事物永珍。

從諗禪師曾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道不遠人,只在目前。”

馬祖也曾唸了首偈子:

“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阿迷陀佛!”法師端起茶盞,微啜一口。

雪濤卻喝乾杯中的茶湯,茶湯雖淡,茶味依然……

第三十二回 送蜜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聞鐘磬音。

這是唐人常建的詩句。

廣春行走在寺院的小道上,這樣的詩意悄然浮現,遠離塵囂的心境與他悠然相會。廣春患的是嚴重的精神衰落,家處在鬧市區,不得清靜。正覺寺卻是晨鍾暮鼓,古塔高聳。 “開期”傳戒進行了三天。結束的當晚,蝶兒來接楊老回家,廣春喜愛禪寺的幽靜,想多呆幾天,就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