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裡的苦,也只能和同輩的弟弟妹妹們訴一訴了。
苦處不只是這一點兒,另外還有經濟上的窘迫——有人覺得這個時代誰的經濟都窘迫,即使是城市居民往往也生活清貧,沒有多少個人物品可言。無論是想做什麼,想買什麼,都要提前做好計劃隨隨便便一個大件,就能耗掉一個人兩三個月的全部工資。
但經濟上的窘迫這始終是有不同的,上山下鄉的絕大多數知青可以說是經濟上最窘迫的一批人了。除了極少數人混得開,絕大多數知青甚至不如當地的農民。
這不只是因為知青們其實並不適應農活,或許一開始的時候會幹的不如當地農民好,工分理所當然地不如農民們高。但一兩年以後呢?農業或許是有技術的行業,但在這個時代,技術含量還不是那麼高,更何況這種集體勞作還會進一步壓縮技術上的優勢。
這種情況下,經過一兩年的勞作,知青們做的往往就不比農民們差了。
但即使是這樣,大多數的知青工分依舊不高。女孩子們就不說了,就算是男青年,也很少拿到公社裡的平均工分——男知青正是二十來歲的大小夥子,身強力壯的,連平均都達不到,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奧秘就在於分配工作,以及工分劃定。
出工是出工了,但能不能拿滿工分,這還得看記工分的人怎麼說。對於鄉裡鄉親、大多沾親帶故的本地人,他們經常放水,只要沒有特別大的問題都能給滿工分。但對於外來的知青就不一樣了(或許有一些淳樸的地方不會有這種歧視,但在那個農村糧食常常不夠吃的時代,意味著分糧分錢標準的工分,絕大多數恐怕都是不願意多分給『外鄉人』的)。
分配工作也是一個道理,有一些工作相對輕鬆,同時工分也高,這一般是一些被認為是有技術的工作。不過這所謂的『有技術』其實很有限,屬於並不困難,其實大家也都能做的。
這些工作分配的原則有很多種,掌握分配原則的人,有的會優先考慮自己的親戚朋友,有的則照顧『領帶』的親戚。也有的人相對公平,會分配給那些家庭困難或者身體弱的村民。
但不管怎麼分配,基本上都不可能落到知青們手裡。
各種方面的原因疊加,使得知青們在農村收入很有限,勤勤懇懇一年了,別說掙錢了!一年到頭除開吃的糧食這些之後,常常是倒欠生產隊的錢和糧。
有什麼辦法改變這種狀況呢?有,最常見的就是和本地人結婚。一旦和本地人結婚,很大程度上就能獲得本地人差不多的待遇。特別是知青們比起當地年輕人,舉止不同,多少多一些文化和眼界,如果不看家庭背景,其實是很走俏的結婚物件。
事實上,就是看家庭背景也挺好的要在農村結婚了,城裡的父母多少會表示一些,準備一點兒結婚的花銷。相對於農村的許多家庭,這並不算差。
或者說,大家都挺窮的,大多數時候大家結婚也就是看這個人了。
和本地人結婚,待遇會好一些,生活生也會有一個可以互相扶持的人。不少人就選擇了這個時候結婚——一開始大家都不想的,因為除開一小部分確實有理想有激情,想要改變農村的青年,大部分人在明白自己現在的生活其實承擔不了這樣的使命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城。
這幾年不知道抓了多少探親回去,然後滯留在城的年輕人。這些年的糧食關係都不在城裡了,在城裡就等於說是沒有口糧,但還是想要留在城裡!
但不能,只能將他們遣送回去。
不管怎麼說吧,這些人還是期盼著有新的政策出來可以讓他們回城。當年他們上山下鄉是因為政策,也不能說就不可能有允許回去的政策吧?
這種情況下,如果在本地結婚了,回城就會變成一種『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