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日後,沈府查抄,沈召延私藏家產近百萬,震驚朝野。按當時俸祿月一千二百石的數目,除非有皇上特別的恩旨賞賜,就算積個百年也難有如此之財,何況沈府佔地 百餘畝,共有五房妻妾,府中丫鬟僕從,器皿物具用度與時競奢。朝臣都看得明白,這沈召延的死罪已成定局,只是不知會牽連得多少人。
成王此次 行事一反往日怯懦謹慎之態,果斷乾脆,將前後共十二名大小官員罪證輯錄在案,媯語看著呈表,眼神隱隱一閃,這十二人的名字挑得真可不謂顧全大局、八面玲瓏 啊!朝中與沈召延過從極密的人都辦了,當然還有一些曾與成王有些不痛快的人也在列。戶部是重頭戲,戶部司巡官金顏玉、度支郎中顧以權等人,除了由聞諳請彈 劾的方星,成王都巧妙地避開了孫氏與聞氏的人,果斷中又有細緻,倒是比先王要機靈仔細得多,也成材得多。
只是這麼一來,就不是宗人府所能執意審下去的了。媯語點了刑部楚正廉協從審理,於是,案子由謀逆擴到整貪,由天都擴到地方,上下牽涉在內的人約莫有二百多人,這還不包括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吏。
楚正廉按律擬好懲處條例,按罪行將人分成幾等:密議謀逆,大罪當斬者,共五十八人,罪較輕,充軍流放臍島者共七十九人,餘者或貶謫遠地,或革職,或永有錄用,十多天下來,案子漸平。
而三藩王雖於謀逆之事並不知情,然結黨營私、貪贓行賄、縱容部下、橫行巷陌,罪責難逃。故降級減爵,降南王為昭南王,西王為定西王,青王為安青王,及至杜先庭認罪,再將定西王降為定西伯,安青王為安青伯。
第二部 廟堂篇 第十章 斧穿曲折
經 此一案,朝中百官的頭腦一下子清醒起來。何謂親政?這一句話由當初的一紙詔書到如今終於真正烙入心底。那是一國之君,一言九鼎、生殺予奪的身體力行,不再 是群臣相議決定,女皇蓋印的過去了。且不說聞氏絕對是女皇一手倚仗者,就是孫氏,也與女皇關係微妙。在終於認清了自身所處的局勢後,朝臣開始認真思索賦斂 之革的入手點。
要說租賦之弊,眾人心中多少都是有些數的,這麼些年一直無人來提,當然也不是因為漠視,只是革新是要以身為釁的。如果不是那一幫殺頭抄家地幹了一場,誰敢冒這個險來動這根本上的事?就是女皇初提時也不還阻撓重重?
饒是有前科擺在面前,朝中仍有冥頑不靈之迂朽老臣倚老賣老,直聲嚷嚷〃此為祖宗國法,萬不可輕動〃之語。當然這在舉國皆動的改革風氣中,已成浪花一朵,隨波即逝了。
十一月初八,皇上頒下新政,詔令全國:
〃今 藩禍才息,戎機初切,民用不富,又值華水久旱,民生難蓄。體國之根本,惟民惟兵。養兵須藉於租賦,積粟尚煩於力役,民自耕尚不足,尤負重稅,朕心實憐。今 新令既出,中書門下所奏新定格式律令,已頒下中外。名州郡所在長吏,切務遵行,盡革煩苛,皆除枉濫,不得因緣徵發,自務貪求,以負哀矜之旨,愆違欽恤之 心。苟有故違,必當重典。今尚別詔刑部與大理寺,立法垂制,明修法令,詳刑定科,傳之無窮,守而勿失。〃
隔四日,又一詔:
〃朕 應天順時,海內更始,天下風聲,何得何失?朕加意也。中書左散騎常侍嶽卿之言,朕深以為善。天下之治,必當天下之賢共理。自古人心風俗,皆繫於政教之得 失,繫於國脈甚重,然其間訊息甚微。朝臣不言,且天下賢士亦多隱於巖穴,豈有司失於敦勸歟?朝廷疏於禮待歟?亦朕寡昧未足致賢,暴虐拒堵臣諫歟?若何賢士 大夫、幼學壯行,終甘沉寥沒世?天下甫治,朕願與諸儒講明治道。凡我君臣,當以憂盛危明之心,不為苟且便安之計,其於民生風俗之細,尤當時時體察,上聞朕 聽,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