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玩的蹴鞠是造型別致的繡球,玩耍的時候像踢毽子之類的娛樂活動。最多也就是玩個花哨動作,貧民玩的蹴鞠就是獸皮做內膽兩層縫製並衝氣。有些造型類似橄欖型有些則是不規則類圓形的皮球,玩的不是花哨的技術動作而是像脫韁野馬似的撒瘋亂跑和野蠻的衝撞。
足利珍王丸不太喜歡這種野蠻的運動,他的幾個弟弟到是特別喜歡,尤其虎千代像個瘋小子衝進一堆小屁孩的隊伍裡橫衝直撞,反正虎千代衝進去也不是為純粹踢球,就是想撞開人群然後用上吃奶得勁把球踢出去,進不進球得看老天給不給面子。
比起幾個弟弟的運動習慣,足利珍王丸更喜歡騎馬射箭還有練習劍道,他的兵法師是鹿島劍聖範塚原卜伝,這位老劍聖的精力早已大不如前,自從離開京都返家以來就一直隱居在鹿島神宮足不出戶,只是隨著關東大變諸路關東國人降服以來,塚原卜伝也不可避免的牽扯進來。
塚原氏就是南常陸三十三館之一,這一族的宗家鹿島氏就是大掾黨成員之一,塚原卜伝作為坂東平氏一族的分支家督,很自然的就被編入坂東八平氏體系內,被足利義時下詔請出來擔任足利珍王丸的師範。
足利珍王丸每天的修業課程非常多,從上午的文化課修業弓馬箭術修業,到下午繼續文化修業以及劍術修業,每天忙完當天的修習課程就已經是傍晚,每天傍晚到晚飯有一個時辰的業餘時間可供支配,今天他就恰好遇到南光坊天海當即把他攔下來。
“天海大師請留步,我有一問要請教不知天海大師可有時間。”
南光坊天海笑著點點頭,然後對他表示可以到附近的涼亭坐坐,才剛坐下就聽到足利珍王丸問道:“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父親大人要重建御家人體系呢?前人的史書筆記裡不是總結出鎌倉幕府是個非常差的幕府嗎?”
“鎌倉幕府確實非常差,御家人制度直接葬送源氏嫡流的血脈傳承,究其根本是因為右大將殿草創鎌倉幕府時間太短準備不足,幕府初建尚沒有武家法度作為武士的行為準則,這就意味著無法可依可以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的行動,怎麼做都沒有合法與否的問題。”
“那麼《御成敗式目》建立以後呢?”
“那時候源氏嫡流已經絕嗣了,絕嗣的原因就是缺少成熟的武家法度,《御成敗式目》也並非優秀的法度,只是三百多年前一次權宜之舉。”
鎌倉幕府成立時是沒有成文法存在的,而是用武家社會形成的樸素実踐道德的“道理”以及先例來做評判,就是說兩家爭論土地訴訟就看誰說的比較有道理,一旦判罰成功就把這個例子當作前例為以後的土地訴訟做一個標杆。
承久之亂以來,鎌倉幕府的勢力擴充套件到西國九州等地,北條家把各地的地頭職務分派給關東立功的御家人,這就使得御家人與朝廷公卿的莊園名主,以及當地國人小領主之間的土地糾紛越來越多,而且鎌倉幕府自成立到訂立《御成敗式目》已經過去近半個世紀,這幾十年裡積累出龐大的“先例道理”,許多判罰還是前後矛盾互相意見相左的。
建立《御成敗式目》並在其後的歲月裡規定嫡長子繼承製,無不說明鎌倉幕府正在從野蠻向文明轉化,阻擋繼續轉化的唯一障礙反而變成鎌倉幕府和北條得宗家本身,足利尊氏的出現是對即將崩壞的御家人體系進行新的洗牌,《建武式目》是對武家法度的進一步革新,直到戰國時代各武家在幕府法度的基礎上作出追加,相對而言體系最嚴密的就是他們上総足利家。
足利珍王丸很聰明的發現漏洞,追問道:“鎌倉前期缺少武家法度因而大亂迭起,可是鎌倉後期有法度不是一樣很混亂嗎?”
南光坊天海說道:“鎌倉後期大亂頻起的原因,主要是御家人體系的最強者北條得宗家企圖獨霸幕府,對諸如安達氏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