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等;和一些雜務工作,像聯絡場地、做好封路清場,搞定劇組人員的食宿等等。但是有些專業性的崗位,就需要聘請別人加盟了,像佈景師、道具師,他們搞定拍攝時需要的場景效果和用到的道具;服裝設計師、化妝師,他們負責把演員們變成漂漂亮亮的;還需要一個藝術指導,把握全域性的“審美”。
這些專業人士不難找,《歌舞青春》只是校園片,不需要脫離現實的特殊場景,也不需要脫離現實的服裝,所以工作很簡單。在選角的這段時間裡,火焰電影公司根據王揚的要求和意見,已經找好了這方面的人員了,連合同都簽好了,隨時可以開工。
目前還沒有解決的崗位,除了後期才需要的剪輯師、配樂師等,就剩下攝影團隊,和舞蹈指導、編曲家了。後期的人員後期找,而舞蹈指導和編曲家也不用著急,電影中的歌舞鏡頭集中在最後再拍,一來演員們需要時間來上培訓課,二來編舞和編曲也需要時間,火焰電影已經向一些有名的作曲家發出邀請了,希望能購買到一些青春流行、旋律明快的歌曲。
可以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攝影團隊的組建,包括攝影師、燈光師、錄音師等,而其中又數攝影師最重要,最需要認真地挑選。
如果說導演是電影的設計者,把一幕幕畫面,一組組鏡頭想象和構思出來;那麼攝影師就是把這些畫面實現出來的人。導演就像服裝設計師,指定把一塊布剪成什麼尺寸和什麼樣子,而攝影師就是剪布的裁縫。沒有他們,布還是一塊布,成不了衣服。
對於王揚來說,他要考慮一個攝影師,要看攝影技術、構圖能力,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脾氣和默契。導演是大腦,而攝影師是手腳,雙方的默契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有沒有分鏡圖,攝影師都要充分領悟導演的意圖,和導演想要的效果,而且他必然感興趣和贊同,不是陽奉陰違或者機械式的工作,否則整部電影會平庸至極。
攝影師和導演合不合得來,直接影響著電影的拍攝效果,還有工作的程序。
“我做攝影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和那種半桶水導演,或者新人導演合作。他們的想法很多,總是這樣那樣,但又表達得不明確,或者我覺得那樣拍很爛,我就會在嘴巴上答應著,但心裡想‘噢天啊,我才不要這麼拍’,結果當然很差勁,我拍得不開心,而那些鏡頭也糟糕透了。”在南加大讀書時,王揚曾經聽過攝影課的老師這麼說。
那時候,他有些好奇地問:“為什麼你不向導演提出自己的意見?”
然後,那個老師很不在乎地聳了聳肩,笑著回答道:“我不會去反對他們,導演都是一種很固執的動物。在劇組裡,他們就像是上帝,演員也好、攝影師也好,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為著導演服務。而一般情況,他們都會在製片方那裡受了氣,你去提意見,很好,正好撞到槍口上了,他們會對著你怒吼‘我說怎麼拍就怎麼拍,擺弄你的攝影機去!’然後我心裡說‘OK,那就拍一堆狗屎出來吧。’”
課堂裡鬨然大笑,王揚記得自己也笑得很大聲,那個老師又笑著說:“所以準備做導演的同學,我不得不告訴你們一聲,夥計,以後小心點!攝影師都是些兩面三刀的傢伙,記住別惹怒我們,我們會故意拍砸,浪費你的膠片,增加你的成本預算,讓你被製片人罵,哈哈!”然後課堂的笑聲更大了。
想著這些,坐在電腦前的王揚不禁莞爾,他絕對不能和那樣的攝影師合作,雖然沒有製片人罵他,但那是因為他自己就是投資方,膠片的錢都由他支付。
所以說導演和攝影師如果合得來,一般就會長期合作,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在這方面毫無人脈,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