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要向邊琦彙報。
而他之所以沒彙報,陳京就是想把這事壓一壓,先讓職能部門去查,等他們的調查有了結論,陳京再彙報邊琦,看邊琦的意思怎樣,那個時候他可左可右,就算是立於了不敗之地。
可是許明東的鼻子太靈了,這事既然被他察覺到了,他要求陳京彙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陳京和許明東兩人綜合兩人掌握的情況,一起寫了一份書面報告,同時向邊琦和高衛兩人彙報。
這個報告剛寫完,組織部另一名副部長李逸風的秘書打電話過來,說李部長要見他。
李逸風陳京以前可沒打過交道,李逸風在組織部可算是個實權人物,他不僅是組織部副部長,而且是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手上的權柄很盛,就連邊琦也要給他幾分面子。
說起來,組織部幾個副部長都是厲害角色,排名最後的高衛,陳京和其打過交道,這人背景都是深不可測的,更何況是李逸風?
李逸風是正廳級副部長,在進組織部之前,他擔任過下面市的市委書記,幹過一把手,獨擋一面執過一方牛兒的領導,又有幾個人是省油的燈?
所以對李逸風,陳京一直都保持一種敬佩和恭敬的心態。
李逸風五十歲,看上去很年輕,他最大的特點就是鼻樑很高,鼻尖微微的有個小鉤,是標準的鷹鉤鼻。
他的眼神也很銳利,盯著人看給人很大的壓力,顧盼之間,所展露出的氣度就很有官威。
組織部有人開玩笑。說李逸風的面向是和司馬懿如出一轍,標準的“狼顧鷹視”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堅韌,足智多謀。而且心狠手辣。
透過這一點細節可以看出,李逸風在下面的風評並不好,至少在部門內部,他的人緣遠比不上其他幾個副部長。
陳京到李逸風的辦公室,李逸風手上夾著煙,眼睛盯著陳京。
陳京正要開口說話,李逸風卻先開了。。他道:“小陳,怎麼回事?我聽說你在讓人調查楚城文化局?”
陳京愣了一下,道:“沒有啊,楚城文化局我怎麼能夠調查?我……”
李逸風擺擺手,打斷了陳京的話,道:“我強調很多次了!我們的幹部改革不要怕不成功,不要怕失敗。現在楚城組織部正在嘗試領導幹部公選,這樣的公選在小範圍內進行。目前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有時候可能還表現得不是很成功。
但是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還是要以鼓勵為主。不能夠動輒就去調查,搞得下面神經兮兮,這是最打擊積極性的!”
陳京愕然說不出話來。
他什麼時候說要打壓下面積極性了?他只是讓邊碩林去楚城市組織部幹監科去了解一個情況,怎麼李逸風就這麼大的脾氣?
陳京略微沉吟了一下,淡淡的道:“李部長說得有道理,只是我們信訪工作,有時候常常會接到一些需要我們處理的上訪。像楚城市文化局的問題,我們接到舉報後轉給了楚城幹監科。
想來他們處理問題沒有注意方式方法,引起了一些誤會吧!”
李逸風盯著陳京,良久。他笑了笑,道:“信訪工作不容易做好!有時候一些芝麻綠豆的事兒都要去忙前忙後的處理,實在是很不容易!”
他頓了頓,道:“其實啊,處理這方面工作有個大致原則,那就是要抓大放小。一些重要的、關鍵的舉報,一定要重視,一定要認真處理。而對一些小的舉報,可以往下反饋一些,可以外轉一些,甚至可以放過一些,都無傷大雅!
唯有不能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陳京連連點頭,心中很凜然。
李逸風劈頭蓋臉就問陳京調查楚城市文化局的事兒,聽起來好像是李逸風對這事頗為不滿。
但實際上,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