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次會試的試題。
裡面只有三個字,聖人道,顯然是以聖人道三個字來做題,文章優者為最,看到如此,鄭元卿不由一愣,恐怕每一位考生遇到這樣題目,都會傻眼吧,他們不過是區區舉子而已,怎麼可能闡述得了聖人之道?
不過鄭元卿只是微微思索了一下,隨後下筆如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可謂是語出驚人,但若只是旁門左道的理解,恐怕會歪曲這句話的意思,而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卻是,天地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加干預。聖人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加干預。這句話的關鍵是不加干預。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正是最好的態度。比如心懷慈悲之人看見有狼追逐兔子,就把狼趕跑了,這樣一來兔子是得救了,可是狼卻捱餓了。
但又有人說,狼是壞的該死,趕跑了狼是行善積德,可是反過來一想,人最後還不是要吃兔子?人與狼都吃兔子,憑什麼說狼就是壞的?
在反之思維,無論是狼還是人,最後或者說兔子,都是為了生存,狼沒有食物會死,人沒有食物也會死,在生存面前,沒有好壞,只有本能的驅使,有時候人的本能或許連狼都不如!!!
在舉一個列子,某牧羊地有狼,羊常遭狼吃,於是人們把狼打殺了,結果是羊群由於沒有天敵的壓迫而退化。人們不得不重新引入狼。若是順其自然,不加干預,萬物之間就會形成了一種平衡,如果妄加干預,破壞了其中一環勢必引起連鎖反應,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加干預。同樣,聖人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加干擾,看似不負責任,其實正是最好的負責。
正如秦浩所說,萬物皆有其道,只是道不同而已。
凡自以為是的干擾社會,不管他是出於怎樣的慈悲之心,最終的結果都是好心做壞事,因為無論多好的道德倫理思想都不可能面面具到,當你照顧一部分人時,必定傷害了另一部分人,如果這種思想只是存在於民間則無關緊要,而一旦由統治者將其上升到國教的地步並對人民的行為進行規範,進而打壓別的思想時,其破壞性就出現了。
人族歷史就是這樣過來的。比如儒家推行仁政,它有一套自己的完善理論,做人準則,看起來冠冕堂皇,但二千餘年來多少人遭其毒害?在強權壓迫下製造了多少不公?比如儒家提倡忠君,那麼李世民,朱元璋這類大逆不道的人豈不是早就該死了?
但即使這樣也並不是說儒家一無是處,儒家的精華在於禮儀忠孝,禮貌,儀表,忠誠,孝道,這都是可取的,為何孔聖人在晚年卻不在干預七國紛爭?而只是留在魯國編書授徒?就是因為他知道,有些事情你越去幹預,就越演越烈,得到的卻是相反的效果,所以他只留下傳世的篇章,讓人自己去領悟。
“聖人當為人族師,道德倫理止於心!”鄭元卿繼續下筆,意思是說,人們不應該盲目的去崇拜聖人,因為聖人也是人,只應該將他們當做老師一樣,去保持應有尊敬,因為聖人教化天下,讓世人懂得禮義廉恥,而並非卻盲目的崇拜他們。
因為那毫無意義,只會盲目的崇拜,卻忘記了他們的道,那就違背了自己的本心。
要知道聖人也有錯誤的時候,比如說孔聖就有一句經典的話,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自己糾察自己的錯誤,若只是盲目的去崇拜聖人,與奴隸無異,人生還未開始,卻已經走了歪路。
“人無恥,而非人!”鄭元卿可謂是將古中國諸子百家的精華,都發揮到了極點,而那些愚忠的糟糠之說。秦浩直接給他剔除了,所以說鄭元卿學的都是最精華的東西,若是不能成就聖人之道,那他就不是什麼天才,而是蠢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