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有時也在深思,同在一塊大陸上,為何大秦的靈氣條件與北秦、內海之地相差如此大。
內海的靈氣濃度是北秦的兩倍,而大秦更是北秦的五倍。
他心底似乎有一種直覺,導致如此差距的緣故,應該與至寶龍器乃至天地間的囚籠束縛有關。
抬頭目視天穹,大秦的天地,彷彿比北秦內海更廣闊,難道只是一種錯覺?
但楊凡掌控生命自然,感官貫通天地,他的感覺往往比任何理論分析都要有效。
在這方廣闊天地下,楊凡亦是突破了推演煥芽期的一個瓶頸。
這時,煥芽期的推演,已經完成了十之八九,只剩下最後一道檻,也是最關鍵的。
“我現在已經產生了通徹天穹的感應力,將其融入虛寶中,但還缺少最後一個條件,如何吸收這磅礴無盡的蒼穹之力,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力量。”
楊凡再次仰望天空,目光更多是注視那輪亙古耀日。
“在衍根期的時候,以生命綠種為力量源泉,形成類似元嬰般的‘魂根’,從此掌控大地,實力暴漲。”
“那麼在‘煥芽期’,我是否也要在哪方面有所突破,從而在意念之間凝聚蒼穹之力?”
楊凡思索至此刻首先聯想到的是化神期。
化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