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又覺得這個天氣搖扇子不合時宜。便將張著的扇子收攏,拇指和食指把玩著扇骨。
嘉靖四下打量了這附近的街道。看著那些朝如意坊湧去的人群,朝趕來的黃錦努努嘴道:“走吧。進去看看。”
隨著諸多商賈的湧動,二人與一眾隨行或暗中在側翼保護的侍衛跟著人流湧動,好不容易到了如意坊門口,便看到這偌大的牌坊龍飛鳳舞的寫著兩行對聯,左側寫著:“喜迎八方客”右側寫著:“廣進四海財”。
看了這對聯,嘉靖不由皺眉,俗,太俗氣。
嘉靖的學識水平並不是很高,畢竟他從前只是個藩王世子。按照大明朝的傳統,藩王世子和太子不同,並不要求有多博學,粗淺讀過些四書五經,大致能寫出不太難看的字也就是了。
可問題在於,這對聯在嘉靖眼裡尚且覺得俗不可耐,可見這如意坊並不想玩什麼高雅。
嘉靖不露聲色地跟著人流繼續進去,倒是耳邊並沒有聽到有人對這對聯的議論,他心裡不禁釋然。人家分明是針對商賈的對聯,要那麼高雅做什麼?給商賈們圖個吉利也就是了,莫非還要搬出四書五經嗎?
進了大牌坊便是寬達數丈的儀門,左右分別是兩座貔貅;貔貅招財。出現在這裡,倒也貼切。
待過了儀門,前頭豁然開朗。左側是一處不起眼的小院,上頭掛著牌子。叫簽發院,商賈們見了。自然往那邊走,誰知道這兒早有校尉,手中拿著一個個的木牌,口中大喊:“進來的都不必排隊,來這兒領號牌。”
商賈們將信將疑地去領了號牌,嘉靖也湊了熱鬧領了一個在手裡,這號牌上寫著寅卯的字樣,再看這院子大門處上頭又掛了牌子,上頭懸著‘子丁’的字樣。
大家都不是傻子,便知道現在進去的領嘉獎狀的多半是子丁號號牌的商賈,如此算下來,時候似乎還早,沒有一個時辰也輪不到自己。
有了號牌在手,大家心裡稍安了一些,想來這是按號辦公的,那麼就不必擠在這兒了,畢竟這兒地方雖然較為空曠,可是人流也多,前頭的人沒有叫到號進不去,後頭的人還在往裡頭湧,這些領了號時候又覺得還早的正在踟躇之間,卻有人道:“領了號的不妨到那邊去歇息喝茶,不要在這兒堵塞道路。諸位放心,只要到那邊吃茶,每隔些時日會有夥計去那邊叫號,絕不會耽誤了大家的事。”
眾人聽了這話,也覺得頗有道理,與其頂著寒風在這兒傻站著,還不如去那邊坐坐歇歇腳。
於是人流又是聳動,一起朝右側的偌大建築過去。
這建築足有兩層,佔地足有六七畝,一看就是改建而成,可是六七畝的建築,還是讓人驚歎,雖然是趕建而成,算不上精緻,只是大家只是來歇腳喝茶,卻也顧不了這麼多,眾人一起進去,嘉靖緊隨其後,便看到這大廳裡竟已是高朋滿座。
商賈本來就都是四面逢緣的人物,屁股一坐定,就免不了尋人搭訕,於是大家一起喝茶,進用糕點,自然還有不少低聲的議論,什麼近來絲價漲了,是因為江南連日暴雨雲雲。
這大廳邊上還有諸多小廳,每個小廳都掛了牌子,什麼蘇杭廳,什麼雲貴廳,或是兩廣廳之類。
有的商賈直接坐在大廳裡,有的則圖個清靜,直接往那小廳裡去,嘉靖的目光落在兩湖廳上,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這小廳的格局自然小了許多,只擺了十幾個茶座,卻已坐滿了五六桌了,商賈們此時正在閒聊,可是他們說話的口音,嘉靖卻是再熟稔不過,其中有幾個商賈操著的口音在嘉靖耳裡更是覺得久違,他進去的時候,立即有幾個人打量他,其中一個胖乎乎的商賈笑呵呵地站起來,朝他作揖,笑嘻嘻地道:“敢問兄臺哪裡人士,做的是什麼生意?”
嘉靖見大家聊天聊得火熱,心裡便曉得這些商賈最善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