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底下本欲出來替四皇子辯解的大臣都忍不住遲疑一下,一時竟沒有人敢站出來求情。
黨派之爭,歷來是所有帝王深惡痛絕的東西。何況如今大梁帝年邁,各個皇子奪嫡愈演愈烈,黨爭更是朝堂中的大忌。
若是他們此刻出來替邵庭辯護,怕是不但無法消了大梁帝的怒火,還會平白牽連到自己。
「父皇息怒。」
少年清朗的嗓音甫一響起,朝中大臣的視線頓時便齊刷刷地落在邵關身上。
大梁帝不知想到了什麼,看向邵關的眼神竟有些慈愛,語氣亦緩和了一些。
「是太子來了。嶺南軍叛亂,恐怕與平西侯世子的案子脫不了幹係。朕聽聞關兒近段時日對這案子頗為上心,不知可有何收穫啊?」
邵關不緊不慢地走上前,沒去看跪在一旁嚇得涕淚橫流的邵庭。
「回稟父皇,兒臣以為,既然平西侯世子一案的關鍵證人均為嶺南叛軍舊部,那麼他們做出的證詞便不可信。」
「嶺南軍叛亂一事,理應早些挑選出將領,帶兵平叛,以安民心。」
「平西侯世子一案,亦該命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司重審。具體事宜,還請父皇定奪。」
大梁帝冷冷地看了邵庭一眼,頷首道:「太子說得不錯。四皇子邵庭翫忽職守,欺瞞君父,革了親王爵位,降為郡王,在府中禁足一年!」
邵庭愣了一下,聽到自己親王爵位被削,連忙叩首乞求道:「父皇,兒臣知錯了,求父皇開恩,饒了兒臣此次吧!」
「還不快將四皇子帶下去!」大梁帝一揮手,侍立在旁的御林軍就將哭嚎著的邵庭帶離了大殿。
當哭嚎聲遠去,大殿安靜得幾乎只有大梁帝的呼吸聲。
「不知哪位將軍,願意帶兵,平叛嶺南啊?」
第44章
與站在一旁的文臣不同的是,武將聽到大梁帝的問句,都只沉默地站在原地,一言不發。
身邊文臣舉薦將軍的話音不斷,大梁帝的神色卻越來越難看。
「諸位愛卿,難道我大梁如此多的能臣良將,就無一人願意主動請命,帶兵平叛嶺南嗎?」
一陣冗長的沉默後,不知是誰先跪下開口請命道:「請陛下先行下旨,下令重審平西侯世子的案子!」
簡短的一句話,卻像是巨石砸入水中,剎那掀起了一陣陣波瀾。
一直埋頭沉默著的將領們陸續跪下,朗聲道:「臣附議!」
「請陛下重審平西侯世子一案!」
大梁帝的臉色一點點青白下來,像是獅王的威嚴受到了挑釁,眼底都是燃燒的怒火。
「朕是在問你們誰願意領兵平叛!眾卿如此,到底是何意?」
「陛下,並非是臣等不願意領兵,只是平西侯爺為大梁徵戰一生,世子亦帶兵在西北大勝了魏國。如今世子通敵一案疑點重重,臣等懇請陛下,下旨重審此案!」
邵關低垂著頭,聽著耳畔響起的附議聲,心裡一半是為著這次轉機的欣喜,另一半卻是道不明的複雜滋味。
說不清是為著父皇現下的歇斯底里,對四皇子的冷漠無情,還是為著受嶺南軍叛亂波及的沿城百姓。
「肅靜!」大梁帝一拍桌案,終於勉強止住底下跪著的大半臣子的請命聲。
他看向了跪在中央,雙眸低垂的邵關,像是還帶著一點希冀,沉聲問道:「關兒,平西侯世子之前是你的侍讀,你以為這個案子,該當如何啊?」
邵關聽到問句,緩緩揚起了臉,漆黑的桃花眸絲毫不懼地同大梁帝對視,然而他在年邁的皇帝眼中看到的,卻只是對帝王尊嚴的渴求。
之前斥罵他為慕容星辯護也好,今日將大半罪責推給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