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分崩離析是這樣的。猶豫良久,他才低聲說道:“你……讓我考慮考慮。”
“為了你我二人的狗命,時間不多了……”
說著,董承站起身來往牢房外面走。他已經完成了任務,蔣義渠降了……
董承帶著蔣義渠來見王弋的時候,王弋正在和沮授談話,沮授給王弋帶來了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
好訊息是沮授超額完成任務,不光解決掉了那些嚼舌頭的人,還查到了謠言的出處。
壞訊息就是沮授查到了謠言的出處,這則謠言的出處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他散佈的訊息影響範圍非常小,真正讓謠言得到重視的是一則從幽州傳過來的訊息,最初的是遼隊……
沒錯,就是那個王弋的封地!
其實這個謠言非常惡毒,它直接擾亂了王弋治下的民心安定。沮授敢傳是因為他有把握控制住,而且他傳的也只是甄姜配不上成為王弋的正室。
可真當沮授收網的時候才發現謠言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早已經演變就是因為甄姜才導致的王弋無嗣。
這就有點兒過分了,好在沮授收網足夠果決,該殺的殺,該抓的殺,這才沒有讓謠言傳播的太廣。
王弋得知後頭痛欲裂,在遼隊有這個本事的王弋只想到了三個人。一個是整天搗鼓遼隊城牆的黃承彥,一個是四處找傳人準備養老的桓典,還有一個就是……自己的老父親王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答案是不需要思考的,黃承彥根本不會在這種事上浪費時間,桓典還想著給他兒子鋪路呢。只有自己那個不安分的老父親,據說聽到自己去了劉表的妹妹為妾後居然破天荒的喝了頓酒。
這位誰也動不了,就算是王弋也不行。王弋都在考慮要不要將孔融那個老小子弄過來,借他的手收拾王斌一頓了。
極度鬱悶的擺了擺手,王弋低聲說道:“這件事刨根問底的動作就到此為止,公予你多注意些,誰要是敢傳就抓起來。”
“喏。”
也不知沮授到底清不清楚其中緣由,反正答應了一聲就告退了。
王弋將董承和蔣義渠召了進來,心道老父親的破事兒等以後再說吧……
蔣義渠其實是王弋非常看重的一個人,已經派人去勸降過很多次了,甚至自己都去過兩次,奈何對方油鹽不進,他也只能拖著。
這個人名不見經傳,很少有人知道,但王弋卻知道他是漢末最頂尖的一批人物,能比得上他的非常少,可能曹操、諸葛亮、司馬懿等這些人在某些方面都不如他。
蔣義渠做為一個將軍,軍事能力中等偏下,武藝更是下等偏下。但蔣義渠有個絕技,那就是無以倫比的組織能力。
官渡之戰後袁紹全面崩盤,但曹操並沒有北上,就是因為這個蔣義渠。他將袁紹的敗兵幾乎全都收攏了起來,讓袁紹瞬間恢復了七成實力。要不是最後袁紹病死,三個兒子互相看不順眼打來打去,曹操可能到死都是那個夾縫中的刺史。
所以蔣義渠註定無法走向光鮮亮麗的臺前,卻是後方無可替代的存在。王弋準備讓他統籌後勤,組織一支二線部隊做為後備役以防萬一。
“想通了?”大家都是熟人,王弋說話也不客氣,略帶調笑的說道:“早想通多好,你得少遭多少罪。”
蔣義渠卻行了一禮,沉聲說道:“主公,我不想與故主……”
“行了行了,我是不會派你去打仗的,你也不是那塊兒料。”王弋擺了擺手說道:“我任命你為幽州別駕,統管我軍所有後勤事宜。”
“啊?可我是個武將……不是文官。”
“對!但我也只是個州牧!封你什麼?大將軍做不做?”王弋看向蔣義渠的眼神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