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商家軍的軍紀嚴明,因此荊州也迅速穩定下來,而奪取了荊州之後,商家軍繼續揮師西進,又連續攻取了夷陵、秭歸,佔領了整個荊州府,也徹底切斷了四川清軍來救援湖北的道路。而在另一條戰線上,第六軍在段鵬和李漢軍的率領下,攻下安陸,隨後又沿溳水北上,攻佔了隨州,不僅德安府也盡歸商家軍所有,還可以威脅到襄陽、南陽、汝寧等地。同肘李定國也率領第八軍,進取京山縣,直逼承天府的治所鍾祥。
連續攻下了荊州、徳安二府,商家軍又一次聲威大振,這時長江以南,漢水以東的地區,也都盡歸商家軍所有。而這時清軍在湖北地區,只有承天、襄陽、勳陽三府。
這一次進攻湖北,能夠打得這麼順手,除了清軍計程車氣不高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清軍的兵力過於分散,而且由於害怕和商家軍野戰,清軍都龜縮在城裡防守,不敢出擊,只能各自為戰,比如在商家軍進攻荊州、徳安二地時,勒克德渾也只是在承天府裡看著,不敢出兵救援兩地,結果也給了商家軍逐個擊破的機會。
而就在這時,原大順軍的權將軍,李自成的左右手田見秀,拉隴了張鼐、李友、吳汝義等降清的大順軍餘眾,殺清將鄭四維、劉進忠、率眾來投降商家軍,並將遠安、當陽兩縣都獻給商家軍。而這時投降清廷的其他原大順軍、以及眀將也都蠢蠢欲動,都有反正投降商家軍的打算。
遠安、當陽兩縣是承天府西面的屏障,兩縣失守以後,承天府己陷入商家軍的三面包圍之中,清軍的兵力,只剩下三萬五六千人。而這時勒克德渾也不禁大為後悔,這還真叫洪承疇給說對了,當初就不該聽濟爾哈朗的話,什麼寸土必爭,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是應該按洪承疇所說,放棄鄂中地區,退守襄陽,集中兵力保住鄂西北,才是正路孑。
現在荊州、徳安都丟了,可不能一錯再錯了,因此勒克德渾也立刻下令,放棄承天府,全面退守到襄陽府,並且以襄陽、樊城兩地為核心,分兵把守宜城、南漳、谷城等地,全為守衛襄陽府。
這時濟爾哈朗也趕到了南陽,正在從陝北、河南等地調集人馬,沒想到就這麼十幾天的功天,湖北大部己經失守,也不禁大為震驚,不敢在南陽久做停留,急忙帶著剛剛招集的六千多人馬,趕到了襄陽。見到了勒克德渾之後,問明瞭戰況,而勒克徳渾也毫不客氣,把濟爾哈朗的寸土必守策略大加指責。
而濟爾哈朗也沒有責怪勒克徳渾,一來確實是自己的命令錯了,二來勒克德渾是代善的孫子,現在代善正是代理多爾袞攝政,而且自己和多爾袞己經在暗中較勁,需要代善的支援,當然也不能得罪勒克德渾。因此濟爾哈朗一面安撫勒克德渾,一面下令四川的尼堪,迅速帶軍出川,來支援湖北戰場。
第一五六章 襄樊之戰(一)
襄樊是襄陽、樊城的合稱,兩城隔漢水對峙,互為犄角,地處桐柏山、武當山孔道,北通關中、洛陽,東連武昌,西扼四川、陝北,南接夷陵,荊州,清代的地理學者顧祖禹稱襄樊之地為:天下之腰膂。而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更是稱:“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
雖然商家軍現在己經收復了湖北的大部份地區,但如果沒有收復襄樊,那麼整個鄂西北和鄂中地區,仍然也不穩定,而且奪取襄樊,也為商家軍以後進軍關中,中原地區,收復北方的土地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同時在清軍方面,在湖北的兵力本來就不足,而前一階段因為分兵拒守,又損失了不少兵力,濟爾哈朗雖然己經趕到了樊城坐鎮,但來得過於匆忙,所帶的人馬不多,而四川的清軍現在也還來不及出兵支援,這時清軍的總兵力只有四萬五千多。而商家軍的湖北集團軍,加上第三軍的十五師和一個騎兵團,以及忠貞營,總兵力己經接近十萬之眾,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