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被俘之將,翻作座上之客。 麻秋既降,遂勸苻洪:臣觀天下之勢,冉閔、石祗正相持對峙,中原之亂難以平定。殿下不如先取關中,待根基穩固,再東進以奪天下,則無有敢與殿下為敵者。 苻洪深以為然,仍使麻秋管領舊部,待如上賓。 永和六年三月,麻秋請苻洪赴宴,趁機在酒中下毒,欲毒死苻洪,吞其兵眾。 苻洪回府,發現中毒,猜出是麻秋所為,急使子苻健將麻秋擒殺,一場政變消於無形。 苻洪毒發將死,臨終前對苻健說道:我不入關者,以為可趁有生之年揮師東進,以定中原。今為麻秋所害,命也。平定中原非你兄弟所能,我死之後,你要率部迅速入關! 言訖而死,時年六十六歲。 鏡頭轉換,趙都鄴城。 趙主石鑑雖然得篡大位,但兵權盡歸李農、冉閔二人,凡事不得自專。 石鑑為此坐立不安,乃密召樂平王石苞議道:閔、農二人欺朕太甚,慶賞刑律,皆非出自朕意。卿若能率部下討此二賊,則必以其職,盡付與卿。 石苞領諾而出,引本部軍馬五百人,各持兵器,密於夜間來攻冉閔府第。冉閔聞變,使府內衛兵上牆拒敵,堅閉不出。 部將皆勸石苞:府門難破,何不縱火焚之 石苞卻恐火勢延及宮殿,危及皇帝,乃不用其計,攻之不克,引軍而回。 石鑑連夜召將軍孫伏都、劉銖入宮,說道:李農、冉閔猖獗,朕欲討之,命石苞去攻冉閔,不料其無能失機,反為冉閔有備。卿等若懷忠義之心,宜戮力討之,為朕分憂。 二人奏道:臣等密結羯士三千,欲討二賊久矣,只是未得聖旨,不敢私行。既陛下欲譾此跋扈之賊,臣二人願為陛下拼力討之! 於是辭帝出宮,率兩千部眾來攻冉閔、李農。 冉閔被石苞攻了半夜,已知是皇帝授意。聞報孫伏都、劉銖復引兵前來,於是漏夜召集部將軍士,各令披掛伺候。 復請李農至府,與其商議:石鑑不思我二人擁立之功,反以怨報德,先使石苞來攻不克,復遣孫、劉二人攻我。我二人不能引而待斃,須先下手為強。奈我國中大半皆羌、胡、羯人,怎肯從我而反?公有何謀,可急教我。 李農:兵權盡在公手,誰敢不從?可遣偏將軍王簡領甲士五千,先圍住皇宮,不令宮中一人出入,亦不令百官入朝;同時傳檄下令城中諸軍,說孫、劉二賊謀逆,我等奉旨只誅亂黨,餘人無預。今日之後,與朝廷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令守門之將任人自去,不得禁止,則諸軍不明真相,豈肯為孫、劉二賊拼死效命?必皆出城躲避。諸軍有願從我者,則引而同討石氏,然後盡誅羯族,明公自取鼎業,有何不可? 冉閔大喜,說道:將軍之議,深合我心。待大事既成,定與明公富貴共之。 計議已定,便召王簡諸漢族將士,將李農之策說之,令各領計而行。諸將早苦羯族暴虐久矣,聞欲殺羯胡,無不踴躍而去。 此時天色將明,孫伏都、劉銖帶三千羯卒已至冉閔府宅,將要攻擊。 冉閔下令大開府門,盡驅部眾迎擊。戰至天明,三千羯士盡被驅殺,不留一人;孫伏都與劉銖二人亦被冉閔所殺。 孫、劉二人既死,王簡遂率甲士兵圍住鄴宮,來擒石鑑。 石鑑見狀不妙,奔至御龍觀中不出。 冉閔令人懸食以給皇帝左右,傳檄於城中軍民:羯賊縱暴戕害百姓,今將盡行譾滅。國中軍民,願從我者留,不從者任其自行。宣令內外六夷,敢攜持兵仗者斬。 檄文既下,方圓百里趙人盡皆入城,胡羯之族斬關逾城而出者不可勝數,擁門而出。 冉閔、李農知道胡人難為己用,遂率趙人隨後驅殺。凡是胡、羯族人不分貴賤,無論男女老幼,盡皆斬之,旬日之間,伏屍二十餘萬。 其餘屯守四方各鎮羯胡,石閔亦傳檄令,命各地漢人將帥驅兵殺之。至有漢民高鼻多須被濫殺者,又不止十餘萬人。 趙國大亂,訊息迅速傳至燕國。 慕容霸聞報,上書燕王慕容儁道:石虎窮兇極暴,為上天所棄,今餘燼僅存,又自相魚肉。中國倒懸,若我大軍一振,則其勢必投戈棄甲而走,此天賜之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