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散髮地王延靈手提腰刀,憤怒地站在門外,看到是張河源,兇焰才稍減。
「大林軍戰船攻過來了。」張河源急急地道。
王延靈這才明白張河源為何如此著急,輕蔑地笑道:「大林軍只有幾十條小船,居然敢跨江而擊,真是以卵擊石。」
張河源不想和王延靈囉嗦,拉著王延靈就往樓船頂部跑去。王延靈是大唐水師的老將,知道大型樓船的威力,看到大林軍船隊中有數十條大型樓船,臉色頓時煞白。
大林軍水師猶如從天而降,攻過來戰船中有一艘五層大船,二十多艘三層大船,還有數十艘小型戰船。
大唐水師多年未添新船,雖有百餘條船,除了三艘西江大船,十五艘南江中型船,其餘皆為搭載十多人的小船,而這些大中型戰船都使用多年,早就應修補或淘汰了,卻仍為大唐水師的主力艦。
張河源看見王延靈面現恐懼之色,抽出腰刀,歷聲道:「王延靈,組織船隊敵。」
王延靈這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經過一陣混亂之後,南唐水師數十艘戰船迎向了大林水師。
雙方漸漸接近了江中心,只聽大林水師一陣鼓點響動,安置於玄龍船和玄蛟船前甲的投石車突然發動,數十塊數十斤重的石塊,帶著風聲,向南唐水師的三條大船襲去。
大林地玄龍船和南唐大船,均脫胎於「五牙船」,「五牙船」在四面甲板還備有6架長達15米的武器—拍竿,拍竿相當於利用了槓桿原理的巨型長錘,靠下落能量砸擊靠近的敵船,大林水師的玄龍船已經改拍竿為投石機。
南唐西江船仍是使用拍竿,沒有裝備投石機。主要原因是由於中原水師素來無大船,多用鬥艦來襲擊南唐水師。鬥艦特點是船殼用多重木板加固以利衝撞,南唐水師為了有效對付鬥艦,仍然採用拍竿來擊毀靠近大船的鬥艦等各式小船。
此時,大林水師開始用投石機遠端攻擊,南唐西江船缺乏遠端攻擊能力,只能捱打而全無還手之力,轉眼間,兩條西江船地船體已被飛石擊穿。江水洶湧而入。
王延靈的中軍指揮船受到了重點照顧,受創最重,船體很快失去了控制,向著下游漂去,順江而下不過一里,就沉於江中,中軍船上帶有兩隻微型小舟,是危急關頭逃生所用。水軍副帥王延靈和兵部郎中張河源爬上了小舟,順水漂了數裡,才在一個回水灣上岸,這才逃得一條性命。
中軍船受重創,南唐水師失去了統一指揮。在江中亂成了一團。雙方還沒有靠攏之時,上游又出現了一支大林水師,水師是清一色的海鶻船。
海鶻船出現在大武朝,船型頭低尾高。前大後小,船的外形模仿善於穿風掠浪的海鳥,適合劃浪而行。船上左右設定浮板,在風浪中具有穩定船隻的作用,又可阻擋側浪,減輕船體橫向搖擺,是一種比較不怕風浪的戰船,大林水師在船舷兩側加裝鐵板。增強防護能力,又在船首加裝犀利的鐵尖,用來衝擊敵艦,這種戰船擁有一千料(約60噸)地載重量,長十丈,寬一丈八尺,深八尺五寸,底板闊四尺。分成11個水密隔艙。兩邊各有5支櫓,可以載士兵108人。水手42人,新式海鶻船是一種結構堅實、戰鬥力強、能衝擊敵艦的新型戰艦。
順江而下地海鶻船有二十多艘,速度極快,銳不可擋地沖入南唐水師的陣營裡,南唐水師西江船船僅剩下一艘,其餘皆來南江船和小型戰船,這些中小船哪裡能夠承受海鶻船衝撞之力,擋者披靡,紛紛被撞翻在水中,很快,南唐軍士在水中飄浮了一片。
大林水師有許多小船,這些小船操縱靈活,船上不過十來名軍士,他們在大船空隙鑽來鑽去,船上軍士彎弓搭箭,對著江水中落水軍士射擊,而有一些軍士手持長槍,不少靠近小船的落水軍士被刺殺於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