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厲害,在治國上,竟也有如此之才,哼,回去了好好伺候伺候他!
“阿孃,這奏疏有何優點?”太平公主問道。
於是,武太后很耐心地便給太平公主解說了一遍朝廷的科舉制度存在的弊端。
等解說完後,韋團兒蓮步輕移,來到了殿中,並稟報晚宴已經準備好了。武太后這才牽著太平的手,準備共進晚餐。
太平公主第一次聽到了武太后的關於朝政的解說後,心思也開始慢慢轉變,只是她一直不曾發覺而已。
數日之後,左金吾衛將軍邱神績回到洛陽,奏報廢太子李賢自縊於巴州宅中。太后大怒,怒斥之後,貶邱神績為疊州刺史。李賢之死讓人猜疑!
但武太后不想再提此事,遂拜原豫王府長史王德真為侍中,中書侍郎劉禕之為中書令,二人同時拜相。
並以劉禕之為欽差專管今春科舉諸事,新的科舉制度正式發往各地,本來去歲就已經透過了武清所建言的新科舉制度,但執行度不是很好。洛陽雖雲集了近萬舉子,但對於新科舉到底是什麼樣的,也是不知。當朝廷正式發文張貼布告後,他們才明白,這一次科舉果然要採取糊名制度,並增加了乾元殿殿試。由天子奏對,欽點狀元、榜眼、探花,並授予官職。還要傳臚唱名後,進行遊街炫耀。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啊!
要知道一般的六品官之下是很難見到天子顏面的。可若經過殿試,那就能見到天子真顏。這又如何不光宗耀祖!
也是這一次科舉,第一次由朝中宰相為主考,吏部和禮部為副,一下子便提升了科舉之分量。有識之士便看出。這樣一來,那些不屑於科舉的人,便不得不參加科舉。而且採取糊名制度,也是一種公平公正的體現。
進士科只有貼經和論策,所以只考一日。
這一次清心書院有三十五人參加科舉,張說依舊覺得他不能考中,還是沒有參加。武清也勉勵一番,叫他到清心書院多聽聽課,而且平時可以在北門大將軍帳中多學學。張說也是欣然領命。
科舉之事,不關武清什麼事情。所以他便經常呆在了清心書院,一者三本教材需要勘驗,二者也是在清心書院中養精蓄銳,過段時間把師姐娶進門。
三本基礎教材,是武清最看中的,也是這些年的成果,也是為將來理學的發展,奠定基礎。所以他必須十分認真地和幾位番外學者勘驗,並請來了已經閒賦在家有八十高齡的算學家王孝通和其孫王數。
王孝通所著的《緝古算經》共二十題,但涉及到了天文、土木、幾何、倉儲等問題,甚至引入了代數理論,這就是武清最為看重的一點。
比之前《九章算經》,《海島算經》等數學專著,更具有開拓性意義。邀請王孝通勘驗三本基礎教材,也是讓王孝通這大算學家查遺補漏。把基礎數學編寫完善。當然等基礎數學完成後,那麼就是中等數學,往後便是高等數學。
相應的,還有中等物理、高等物理,中等化學、高等化學。至於哲學思想方面,則有武清提出理論,盧照鄰編纂,王勃潤色。
如果按照武清構想,他是巴不得開設天文、兵器、礦藏等專業,但一者他不熟悉,二者也沒那麼多精力,只能留待以後,等到基礎數理化普及之後,再開設也不遲。
王孝通爺孫倆對於武清引入的阿拉伯數字則是非常感興趣,因為如此一來,像在幾何中的標註就變得十分明瞭,而且王孝通所創之代數,用阿拉伯數字時運算更加簡便。
當然王孝通爺孫倆對武清佩服的不止是阿拉伯數字,還有以前算經中從未有人整理出來的理論,比如說幾何當中的幾何原理,三角形的數學定理等等,還有在物理中“力”的解釋等等。都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思路。
總之,看到清心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