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了壁的吐蕃國相只能無奈的退下。
在吐蕃,他也是堂堂國相,他的家族是吐蕃有名的貴族豪門,可是在這中原大華,他卻要被一個守門的小兵喝令。
憤怒、不滿,最後卻只能無奈退下。
皇宮。
雨中的皇宮顯得要寧靜許多,張超來到宮裡的小學,看那些年幼的小皇子小公主們上課。
年滿五歲的皇子公主們就要進小學讀書,但五歲前,則在宮裡讀書。三歲前由孩子母親帶。三歲時則開始送到宮裡的幼兒園裡讀書,說是讀書也不過是在一起玩鬧,每天上半天就接回去了。
三歲的時候上小班,四歲中班,五歲大班。
等過了五歲,就開始要上小學了,那個時候,上學的規矩就嚴格的多,開始全日制上課,沒那麼自由。
一群孩子在那裡玩鬧著,做做遊戲,繪畫手工唱歌,也會識識字等。除了皇帝的孩子,也會有一些勳戚大臣的同齡孩子選入為伴讀。甚至還會挑選一些同齡的孤兒給們做伴。
皇子們的這些孤兒夥伴,將來會一直做他們的夥伴,陪同他們成長,最後一起到封國去。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徐惠如今是這所宮中皇家幼兒園的園長,也兼任老師。今天她給學生們講的是一首詩,不是古詩而是皇帝的一首詩,特為這些年幼的學生們所作。
這詩淺顯易懂,正合適孩子們理解。
她甚至還帶著孩子們來到殿外的水池邊,讓人往荷塘裡放了一群鴨子,然後一邊讓孩子們看鴨子划水,一邊教這首詩。
這種教學方法很新穎有趣,孩子們也十分的喜歡,課上的很熱鬧。
張超這個詩作者過來聽課,還被徐惠請求跟孩子們講解一下當時寫這首詩時的心情感悟什麼的。
難得的和孩子們玩鬧的機會,倒是讓他覺得自己心態也年輕了許多。
“你這種方法不錯,孩子們興趣很高。”
孩子們笑著在給鴨子投食,一群宮女們小心翼翼的在旁邊看護。張超則笑著誇讚徐惠的教學。
“孩子們還小,這個時候教他們的不是知識,更多的是讓他們知道讀書的樂趣。”
正式開蒙是在小學,現在連開蒙都不算,也就是讓孩子們多培養下感情,畢竟皇家的孩子不比一般人家孩子,皇家的孩子平時各自隨母親居住,顯得比較生份。
張超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幾分親情的。
“你不但是個神童,還是個天生的詩人,也是個優良的教育者。”
“論起教育,臣妾可遠不如陛下,陛下桃李滿天下,門下學文習武的弟子不計其數,而且都非常的優秀。更別說,那些年長的皇子公主們,都是由陛下親自教導成才,如今一個個更是深得天下稱讚。”
張超搖了搖頭。
他的教育還好,但也並不完全成功。
曾經,他把承乾視做自己最好的弟子,傾囊相授,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識自己的理念都教給他,讓他傳承自己的衣缽,讓他繼承自己的理念。
可惜,最終在面對權利的時候,他還是有些迷失自己。又或者說,自己在面對權力的時候,又何嘗不是有些不能放手呢。
他們這對師生最終還是反目,他親手廢除了承乾的皇位,並將他放逐到了南非。
一想到承乾,張超其實也很唏噓。
如果當初他能夠再堅持一下,堅決繼續支援承乾,也許如今還是大唐。但是他無法保證,承乾能不能夠放心他,能不能在他那巨大的威脅下,頂住壓力,不對他動手。
一旦承乾有任何想對付他的想法舉動,張超很清楚,他自己肯定會反擊的。甚至就算是他不動手,可他身邊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