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豈非要少收許多稅賦?“”這是個兩算的事兒,這邊兒的稅賦雖然少了許多,但我大唐販運出去的貨物愈多,那些個生產這些貨物的百姓豈非生產的越多?他們生產的多,售賣的多繳納稅法自然就多,轉了一圈兒其實還是回來了,再則,這些人的貿易許可權是販運出去減免稅賦,但他們商隊自屬國販運當地方物入唐時的稅賦卻變化不多,如此商隊越多,沿途貿易司稅賦也愈多,如此算來他們也沒什麼損失。這就跟你那稅法一樣,我也只是先試試,若真個可行,隨後再奏請陛下徹底放開對外貿易許可權之事,尤其是大唐子民不得擅自經營通蕃貿易這條得改改,對外貿易獲利巨大,這好處也不能儘讓波斯及那九姓胡人給佔盡了。“言之此處,唐離笑了一聲道:”若依著我的意思,但凡有想對外貿易的儘可放開就是,這於朝廷及百姓都有好處,何必像現在一樣拘的這麼緊?“”若你別情的意思,那豈非我大唐子民可以擅離戶籍所在?如此一來‘過所’該如何處理?這些收拾易亂之源,還宜從長計較才是。”聽唐離說完,楊國忠幾乎是不假思索的連連搖頭道。
唐朝是中國王朝史上最為開放的王朝,但這種開放卻具有極強的單邊性,即蕃人入唐內附多得朝廷善待,但朝廷對本國子民外出各蕃拘管甚嚴,限制百姓流動自然是從王朝安危的角度來考慮,但也實在阻礙了唐人主動對外貿易,當其時也,波斯國人及昭武九姓雜胡幾乎壟斷了絲綢之路貿易,以至於當時竟有了“波斯無窮人”的民諺。
知道對於當時的官吏而言,再大的商業利益也不及“遏制流民”來的重要,唐離也沒想著這短短的功夫能改變楊國忠的想法,聞言笑笑後道:“大唐子民經營通蕃貿易之事自當緩議,這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辦成的事兒。”
聞言,楊國忠倒是鬆了口氣,他還真怕唐離克著他辦理此事而不好交代,是以見說之後連連點頭道:“別情所言極是。”
唐離聞言,笑笑續道:“那些家資富裕的’蕃使‘如此辦理,至於那些真個窮困的鴻臚寺也不能真個不管,傷了陛下及朝廷的仁德體面,月供竟可以再發,不過卻不是白髮,鴻臚寺倒正有需要他們處。”
第二百三十章 煊赫
“要那些蕃使為鴻臚寺做事?”聽到唐離的說法,楊國忠甚是奇怪,“要這些外藩人能做什麼?”
“教授那些方音!”淡淡一笑,唐離看著楊國忠道:“鴻臚寺負責通蕃事宜,精通各蕃語言自然是第一要義,只是現在這方面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些,如此一來,我縱然有心派遣使節對諸蕃回訪也是力不從心。”言之此處,唐離微微一嘆。
楊國忠明顯對這一說法不以為然,唐離剛一說完,他已是不以為意道:“我大唐是上邦之國,自改由諸蕃前來朝貢請見,這本是勢之必然,若非有大事發生,哪有上朝使節輕動的道理?”
聽他如此說,唐離只能報以淺笑,口中卻不再就這個問題繼續延伸,而是轉了話題道:“這事兒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不過有一件眼前的事兒老楊你得幫忙。”
“什麼事你說就是。”
身子微微俯前了一些,唐離注目楊國忠道:“我要增加賓貢生名額,若以我的意思最起碼在現在名額的基礎上增加一倍。”
“這麼多!”聽到唐離這個要求,楊國忠一愣道:“如此一來,每年科舉的賓貢生人數豈非要與我朝鄉貢生齊平?”
“齊平就齊平,這也沒什麼!”
“沒什麼?”見唐離說的輕描淡寫,楊國忠苦笑著搖搖頭道:“別情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這科舉一事可謂是牽動天下士子,稍有不慎就易出大事,如今你一下為賓貢增加這許多名額,必然要擠佔鄉貢名額,如此那些士子還能不鬧將起來?就這些不說,賓貢上榜後朝廷也要授官,這些人的官職俸祿該怎麼安排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