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聲未歇,“咚”的一大鼓鳴響,“咚咚”,“咚咚咚”,隨著鼓手節奏愈快,鼓聲之間地停頓也越來越少,待到三二十下時,那鼓聲已如暴豆般連綿不斷,聽其節奏,分明便是《秦王破陣樂》。

鼓聲剛起,那一百零八個手持槍矛的舞者已是應而動,此《秦王破陣舞》乃是為頌太宗當年戰場征戰勇武而作,群舞動作雖然簡單,但最以節奏最快,氣勢雄渾取勝,在《霓裳羽衣曲》未出之前,它實是宮廷舞蹈中規模最大,也是最為剛健的盛舞。

七面用以沙場征戰地戰鼓同時擂響,這是何等氣勢?感覺身邊几上茶盞為聲波所震顫動不已,而那每一聲鼓音又如同擊在凡中一般,攪得他心血沸騰,都陽侯忍不住心中暗暗叫苦:“瘋子,真是個瘋子,有花鼓不用,居然搬出真正的戰鼓來!”。

鼓聲隆隆,舞者烈烈,而伴隨著這樣的鼓舞,演舞臺上的幻象陡然隨之而變,自長安金碧輝煌的興慶宮開始幻化,推過一片連天的宮宇,幻象隨即展露的是氣勢恢弘的長安全景,隨後畫面再變,繼續推進的則是五穀豐登的大唐疆域。

“全景全景,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樣!”,旁邊廂房中,眼睛大大瞪起的唐離注目演舞臺,口中抑制不住的喃喃自語道:“秦王破陣,秦王破陣!”,應和著他的聲音,在經過剛才那一套組合幻象畫面結束後,演舞臺上青光再閃,幻化出一往無際的刀槍叢林,盾兵,弓兵,輕步兵,重甲步兵,輕騎兵,重騎兵的影像一一閃過,如此近距離目睹這般刀槍大陣,觀舞臺上眾人耳聽隆隆戰鼓,似已化身這無邊殺戮的戰場之中,只覺口乾舌躁,無邊死亡的威壓漫天而來。片刻之後,才見那青光再變,掃過這一望無際的兵陣前沿,與之相對的卻僅僅有數十騎騎兵。

“渲染氣氛,渲染氣氛”。雙手一緊手中的琉璃樽,唐離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葉出這句話來。

戰陣之上,殘陽如血,血色夕陽照在那數十騎重騎兵血跡斑斑地甲冑上,愈發為他們增添了幾分英雄一去,勢不回頭的慷慨與工作蒼涼。

這與敵人數次對峙而毫無懼色的十七騎隊正中,擁立的是一面在朔風之中烈烈擺動的大唐王旗,旗下那員身披黃金鎖子甲的將領在這樣一片如血夕陽的背景下,愈發顯的偉岸無比。

綜觀李世民一生征戰。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最為勇琥的便是後世史書中一再渲染的十騎衝陣故事,史書記載中,這位大唐的建國者及中國王朝時代最偉大的君王面對敵三萬軍陣,率領一十七騎騎兵毅然破陣而出,此事於唐人,上至達官親貴,下至販夫走卒,可謂是無一不知。無一不曉,觀舞臺上眾人見到剛才那些幻象已是萬分驚詫,此時再一目睹如此場面,安能不心血沸騰。在當今天子拍案而起的同時,就見滿樓眾人,無論爵位高低,一體拜倒於地。口中悲呼:“太宗陛下!”。

李隆基一代英主,繼位之初勵精圖治。歷三十年手創開元盛世,文治既成,又慕武功,北以安綠山力壓東北諸族,西以封常清率大軍與正日益強盛地大食會獵於西域,南收南詔諸族,自開元末以至天寶間可謂是年年征戰。

心負宏圖的玄宗李隆基無數次翻閱列祖事蹟,一遍遍回想著先祖們沙場征戰的英姿與豪氣,常恨不能親見,今日突然目睹眼前出現的一切,焉能不大驚而起。

憑欄而立,耳中戰鼓聲導熱,場中《秦王破陣舞》正至酣處,配合著濃濃鼓聲,生造出一片沙場氣象,目睹一片青光中的先祖先宗開國之初如此血滿征衣,重兵環圍,雖已是年近六旬的李隆基也覺心血激盪,難以自制。

廂房之中,“啪”的一聲酒樽搓地地碎響,已經融入其中的唐離高呼一聲道:“破陣”!幻象中的秦王緩緩壓下王旗直指敵陣,當王旗再次堅立的時刻,隨著一聲龍泉吟響,十七騎勇士隨著秦王手中寶劍指處,躍馬狂奔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