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親,霄表少爺也就該成親了。哦對了,聽說三皇子的婚期也定了——哎喲,真是接二連三的喜事呢。”

綺年不由得笑了笑:“你這丫頭,什麼時候也學著如鸝那麼嘴快了,虧這一串子你也記得清楚。”

吳知霆與張沁的婚事,已經算是定了下來了。李氏那日見了張沁,覺得這姑娘著實本分穩重,雖則性子綿軟了些,但西北將軍的女兒,在邊關都住過這些年的,絕非是那種真的軟柿子,一捏一手汁兒。不過是天生好性兒,又是在家做姑娘的,且張家那情況又與別家不同,少不得讓著些罷了。

鄭氏聽了倒是正中下懷。她本是個要強的性子,凡事都要拿捏在自己手裡的才好,若娶個媳婦也一般的強硬,且等著婆媳不和罷,倒是性子軟些的好。若說管家理事,自然慢慢地教就好了。於是上巳那日親眼見了張沁生得端正清秀,舉止穩重之後,便立時託了綺年去問張家的口風。

張夫人早聽冷玉如說了,暗裡打聽了吳家,知道是有名的家風清正,子弟無惡習,更沒有寵妾滅妻諸事的。且吳知霆也是少年進士,吳若錚的官位亦不低,家底也算豐厚,雖有個庶弟,年紀卻極小,這樣的人家嫁進去,再不好也強過去恆山伯府做填房。若拖久了不免得罪恆山伯府,因此也立時就答應了。

冷玉如那日回去就檢出有孕,請醫服藥的折騰了一通,因大夫說著實是勞累了有些虛,須得臥床靜養,因此正好拖了幾天,就叫人去回了承恩伯夫人,說自己因有孕將此事拖了幾日才對婆婆說,誰知婆婆已然自己另有打算了。小姑的親事自然是公婆做主,再沒個公婆皆在而嫂子做主的道理,因此承恩伯夫人也不好說什麼,只得拿這個話去回了恆山伯夫人算完。

因為有恆山伯府這件事,前頭還有鄭貴妃親自請皇帝賜婚搶了綺年親事那一齣戲,吳張兩家就都不約而同想著快將此事定下來。吳知霆今年也二十歲了,此時成親也不算早,何況後頭還有個早就定了親的吳知霄,都是因著他才拖延至今。故而兩家把八字一合,就立時定了下定及成親的日子。雖則中間間隔略有些短,但張家是武人,並沒有清流人家那些講頭,只要姑娘嫁得好,全都欣然答應了。

只是一條:剛進京不久,張沁的嫁妝卻是來不及置辦齊全的。尤其是好木器難得。還是冷玉如拿了自己的嫁妝替張沁湊了些。張家也有田地店鋪之類,卻多在西北,也只能在嫁妝單子上寫一寫,將來慢慢往京裡挪罷。不過鄭氏也不怎麼在乎這些。西北大將軍位列正三品,比吳若錚的官職還高一層,又是手握兵權,跟這樣的人家結親,哪裡是為了嫁妝呢?所以這麼一來,兩邊都放寬些,這親事立時就定下來了。

“唔——”綺年心裡盤算著,“二舅舅下聘我是幫不上忙的,別的不說,光在家裡準備縣主出嫁就要全佔了去。若不是今日哥哥成親,我連這門也出不來。”趙燕妤的嫁妝是打小就準備起來的,木器瓷器之類早都齊備了,秦王妃正在忙活著給她打最新樣子的首飾,買最新花樣的料子,開啟自己的嫁妝庫,一樣樣按著單子挑選。

說起來這次幫著秦王妃準備趙燕妤的嫁妝,綺年倒真長了見識。原來這嫁妝不止是要想著姑娘嫁過去自己喜歡用什麼,還要想著將來方便她拿東西出去打點人情。

比如公婆生辰必是要送禮的,就得預下備下什麼三星像、玉如意之類,阮海嶠最愛好馬,如今年紀雖長了還愛跑馬,秦王妃就在嫁妝裡還放了一隻精緻的鎏金銀酒壺,專門是在馬上攜帶酒水用的。

再比如慮著阮麒兄弟兩個結交的朋友都是些愛走馬飲宴的,又在嫁妝裡備下些稀罕酒器。又慮著將來少不得也要去結交文官,再放上一批古玩字畫。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直看得綺年在心裡暗暗吃驚,總算知道了秦王妃為什麼在外頭的名聲這麼好,實在是這些人情往來考慮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