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想問了,剛來的時候,隊裡就給他們分了土豆和紅薯,他們幾個還爭論了半天,想不通周村為什麼不種玉米,後來聽村民說起產量,才知道自己等人愚昧了。
今時今日,吃飽肚子才是第一位的,至於吃什麼根本不重要。
“呵呵,這是我家大明弄來的苗子,甜吧,是新研究的品種,抗旱高產,要不然,整個周村都沒餓死一個。”
錢來也不是那個單純的學生了,來到周村後,聽說了很多人間慘劇,相比之下,就連父母兄弟們都沒那麼可恨了。
“哦,你弄來的苗子?我們那天還納悶呢,這一帶地勢較低,種稻米才是最好的選擇,沒想到隔行如隔山,我們想差了。”
“魯叔想的沒問題,這裡的確不適合種紅薯,只是從去年開始,這一帶就很旱,幾條河都幾乎乾涸了,以後風調雨順了,也可以考慮種植水稻。
很多年以後,這裡還真是稻香滿地,因為治理了河流,周村上面有個很大的水庫,村裡的土地再也沒缺過水。
“水稻種的好,也可以高產的,給我喝口水。”
車上的林奇突然說話,嚇了他們一跳,
“老林醒了?哎呀,你的燒退了。”
退燒藥見效了,周明也鬆了一口氣,燒能退下來,說明病情不算重,
“你一個搞物理的,還能知道種地的事?”
魯南心情也輕鬆一些,跟他開起了玩笑,
“沒吃過豬肉,我還沒見過豬跑嗎?你忘了,我的家就在魚米之鄉,當然知道水稻的產量。”
他的口音似乎是江浙一帶的人,
“沒錯,水稻和小麥的產量都會提高的,最關鍵的是肥料,現在用的都是有機肥,數量到底有限,我聽說,國外很多地方,都用上了化學肥料,那個肥力更強。”
周明也不想藏拙,提前高考的成績就在他們幾個身上了,如果不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點能耐,怕是不會教的。
“你還知道化肥呀,不錯,不錯,呵呵,這方面,咱們國家還沒有大力發展,不過,以後肯定也會推廣的,只是現在經驗不足。”
原來,五十年代就有了化肥,只是使用的範圍很小,周明並不知曉。
他遞給田奇一個竹筒,裡面當然裝的是山泉,若是普通感冒,山泉應該能治癒吧,他現在去住院,怕是也很難的,畢竟成分不好。
果然,到了醫院,高熱已經退了下來,周明好說歹說,照了個x光片,排除了肺炎,人家開了幾包藥,就讓他們回去。
“我下來走吧,這麼遠的路,拉著怪累的。”
田奇雖然很虛弱,卻掙扎著不肯上車。
“也好,咱們去對面吃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