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蘇雪奇一進屋,心中又是一喜。只見東面的牆上,龍飛鳳舞密密題著好幾首詩。

蘇雪奇朝驛卒擺擺手,驛卒關上房門走了。

蘇雪奇走到東牆跟前,朝牆上的詩看去,只見其中一首從右至左寫道:“從來帝王封天處,我輩今朝一登攀。李斯刻石今尚在,漢武封土亦宛然。八方雲氣騰蛟起,四海泰嶽亢龍潛。果然小魯天下處,泰山岩巖立千年。”詩後署名“姑蘇吳子喬永貞元年六月癸亥”。再看旁邊一首署名豫章陸仲卿的,卻是直接把李白的詩抄在上頭,正是“魯客抱白鶴,別餘往泰山。初行若片雲,杳在青崖間。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雲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蘇雪奇把牆上的詩逐個看完,大致也就知道了自己原來除了和姑蘇吳子喬、豫章陸仲卿有緣同住過這間屋子外,還和汴梁錢寅午、洛陽馬季常、亳州張格致、洪州王軌等人先後住過這間屋子。這幾個人裡最古的一個洛陽馬季常竟然還是隋煬帝大業三年來到此處,住在這間驛館裡。其他幾個也有唐朝的,也有後漢的,也有後周郭威時期的,也有本朝太平興國年間的,而最近的一個就是鹹平元年五月丁未題詩壁上的汴梁人錢寅午。

蘇雪奇看著牆上歷四百餘年而猶在的字跡,看著這些陳年舊筆和新近題上的詩文,忍不住也想寫幾個字。不過再看看人家或如行雲流水,或如矯龍出海的字,再想想自己那一筆貽笑大方的字,為免後來人恥笑,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

洛陽馬季常在隋大業年間住在這間驛館,那麼這間驛館則至少有四百年的歷史了。乖乖,真是了不得。蘇雪奇暗暗讚歎,古人怎麼隨便蓋個房子,就這麼結實!除非戰爭或者天火,就很少聽說哪兒的房子住著住著就不行了。乾封驛從外面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一樣是瓦頂,一樣是飛簷,一樣是漆門,就是走到裡面來,也不過是慣常見到的桌椅擺設,屋頂的椽子高高架起,不過是普通的房子,普通的驛館罷了。蘇雪奇想了想,但是想不通古人建造的房屋何以會歷經幾百年還如此結實。

蘇雪奇不是大驚小怪,歷經千年而屹立不倒的房子她也見過,西安的大雁塔、西藏的大昭寺,更近一點的故宮,更遠一點的萬里長城……屹立千年不倒,這些建築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蘇雪奇生活的那個二十一世紀,有鋼筋,有水泥,但還是很多樓脆脆,房子說裂就裂跟紙糊的一樣,就更不用說突然有個山崩地裂之類的天災了。難道是古人的技術比二十一世紀的鋼筋混凝土更先進嗎?

說實在的,蘇雪奇才不相信古人的技術真的比二十一世紀的技術厲害呢。一千年後的人們早已經真的飛天遁地了,而這個時代的人們還在為天上出現顆彗星而憂心忡忡呢;一千年後的人早就試管嬰兒計劃生育了,而這個時代的人們還在陰陽合和生育到老呢;一千年後的人們早就基因育種機械耕種了,而這個時代的人們還在靠天吃飯刀耕火種呢;一千年後的人們早就網上資訊同步傳送了,而這個時代的人們還在飛鴿傳書驛馬傳郵呢;一千年後的人們早就飛機汽車代步了,這個時代的人們還在牛車馬車獨輪車呢;一千年後的人們早就拿相機手機把所見所聞攝錄下來了,而這個時代的人們還在看人畫圖呢……

既然一千年後的人的技術要遠遠高出一千年前的這個時代,更高於這個時代之前的其他時代,那麼為什麼一千年後的東西質量卻不敢恭維呢?別的不說,那些一千年後的人們建造的引以為傲的地標,能屹立幾百年而不倒嗎?國家大劇院、鳥巢、東方明珠、金茂大廈……該不會他們壽終正寢的時候,大雁塔、大昭寺、故宮、長城這些老人家還依然葆有著老而不朽的青春吧。

絹壽八百,紙壽一千。雖然牆上已經很是斑駁了,但古人的氣息依然借這面牆留存至今。蘇雪奇很好奇,這驛站的牆上的字跡,又是怎麼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