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見黑暗中幾盞燈火,再過一會兒,船轉過前面彎道,連燈火也見不著了。

尹萱抱著琴,痴痴的站在船頭。明月在雲中浮沉,四周忽而明亮忽而昏暗,讓她覺得似在一場夢中。

第二日清早時分,阿柯與尹萱正在商量該是棄舟登岸,還是繼續行舟向下的好,忽聽船外鼓聲陣陣,水聲大作。兩人探頭出去,頓時嚇了一跳——只見艘幾支雙桅戰艦,滿載兵士,正擂著鼓,打著“山南西府劉”的各色大旗,浩浩蕩蕩開往下游。不到一上午的時間,就有三、四支龐大的戰艦編隊向下駛去,除了“山南西府劉”的旗幟外,更有“劍南道餘”、“京畿護衛薛”等旗號。

兩人驚詫之餘,上岸打聽,又見到驛道上成群結隊的重騎軍隊開過。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老人,才打聽到不知是誰下的令,從今日開始,涪江沿岸全線封鎖,有任何非法私封河道、攔路打劫者,一律嚴懲。據說離此不遠的王村碼頭,昨日下半夜突然被大軍封鎖,騎兵水師共同攻打了幾個時辰,水匪山賊們梟首過百,剩下幾百人統統發配邊疆。此事轟動百里,人人擊鼓相慶,而各路強人們則個個心驚肉跳,不是溜走便是躲藏,現在市面上想要找個小偷都難。

阿柯以掌擊額,眼睛睜得銅鈴大,不敢相信自己運氣有這麼好,居然碰上這樣的事,連呼要買幾斤牛肉慶祝慶祝。只有尹萱知道是怎麼回事。她暗自興奮之餘,也不禁納悶——那人究竟是何方神聖,竟有如此手段?

第六章 虎聚

利州。

利州城不大。東西橫貫三條街,南北縱橫五條街,再加上穿城而過的涪江兩邊的街市,也不過七、八萬人口的規模,在這盛唐之世,實在只能算得小城。

但北城邊上的那片龐大的宅院可不小:單是三層以上的樓閣就有兩座,南北走勢,一條五馬並騎的青石道貫通兩樓,道旁整齊的列著立馬、飛虎,周遭是四方的庭院,再外的圍牆每隔二十丈就是一座崗樓,插著鮮豔的五色旗與肅穆的黑豹旗,站著面色同樣肅穆的軍士。這是其時最盛行的亭樓格局,當年高祖重建東京,整個洛陽都是依此南北走向、四方樓群而建的。

如此的小城,居然供奉著山南西道的官邸,這事常常連道府劉大人自己都想不通。但這利州城在整個道內大大的有名,卻不是因為道府官邸,而是因為那橫跨涪江的舞鳳樓。

提到舞鳳樓,當地人都是掩飾不住的得意之色:整個樓群均高三層,最高的飛鳳頂更高五層,人登其上,不僅可一覽整個利州城鎮,天氣好時,那幾十里外蜿蜒連綿的涪江河道也盡入眼底,美不勝收。最絕的是,東、西兩岸各建一樓,中間連著兩根手臂粗細的鐵索,高高的懸在涪江道上。這是當年修建它的隋朝巨豪陳俊義的得意之作,建好之後的一個月,天天有雜耍高手在這長三十餘丈的索道上穿梭表演,盛況空前。

如今幾十年過去,陳家早隨隋朝的滅亡而散,這樓幾經易主,亦曾幾次險些毀在戰火中,最慘烈的一次,飛鳳頂被流寇點火焚燬,但那火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熄,居然讓主樓苟延殘喘下來。如今的樓主將它修繕一新,改做酒肆,飛鳳頂重建時亦只修了一層,只比對岸的三層建築高出一頭而已。遠遠望去,紅柱綠瓦,雕樑畫棟,那戰爭的傷痕在它身上再也不容易尋到,而時間一長,利州的百姓們似乎也都忘了還有那麼一棟可俯瞰整個利州的飛鳳頂,覺得舞鳳樓原本就是如此的。

此刻風輕雲淡,太陽懶懶地在雲後穿行,輕易不肯露臉。林芑雲也閒閒地倚在東樓三層的欄杆邊,看著幾尺之外那鏽跡斑駁的鐵索發呆。

離開京城到此處已近兩個月,眼看著河水慢慢變得暗綠,那華麗焦躁的洛陽城已離得太遠,風雪之夜的奇遇,也慢慢在心中沉澱下去,輕易尋不到了。腳下涪江水靜靜的流著,她的心思也隨著那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