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章 破解之道

,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這是老子站在人道的層次,以聖人的標準闡述如何作為。

老子又闡述了天、地、人三才大道。

第八章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得道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現在傳世的《道德經》內容,我認為是不全面的,其內容多從為政者的角度去談無為而治,忽視了人作為獨立個體的屬性,無為而治的核心是不要去幹涉人自我生存的節奏,並不是愚民政策,建立社會秩序的初衷就背離天道的,還不允許現有的社會秩序被打破,必然是滅亡之道。

按著天、地之道自然生存下去必然沒有災咎,而依照現有社會秩序下的標準和規則反而產生了諸多的問題和禍患,起初一切都是好的,之後一邊發展一邊給自己製造麻煩,只有在麻煩中滅亡,不可能在麻煩中進步。”

白玉玉雖然點了點頭,但眼中升起迷茫。

“我說這麼多就一個意思,無論做什麼你都不錯,錯的只有認定你錯的那個標準規則。”莫逸信總結道。

“這一句話我就聽明白了,你還長篇大論說那麼多。”白玉玉尷尬的說。

“第一個發明時間的人,是因為觀察到了天象變化的規律才會觀象授時,時間只是他發明的一個符號而已。他為什麼會觀察到天象變化的規律,原因就是他產生了慾望,有了慾望他才觀察到天象的異同,《道德經》第一章雲: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時間這種人人都遵從的符號下,眾人的行為被統一化,統一的行為產生了相對巨大的力量,從而可以侷限性的改造世界,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莫逸信又解釋一番。

“以後再說那些深奧的理論吧!你先幫我看看我二哥的情況。”白玉玉有些不耐煩的說。

“那你要告訴他準確的生辰八字,讓我好好研究一番。”莫逸信連忙答應。

“他的簡歷在從手機搜尋引擎上可以搜到。你搜搜就看到了。”白玉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