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分卷閱讀385

胤礽在地圖上指給大公主看,“所以咱們的先鋒營會西進,在此設防。”

大公主並不太懂打仗的事兒,但她相信胤礽的判斷,點頭道:“好,需要我的護軍做什麼,你只管吩咐。”

“倒還真的需要姐姐幫忙,”

胤礽又沿著行軍路線劃了一道,“中軍會陸續往拜德拉格河附近移動,我需要你的護軍來幫我守住後面的補給線,確保大軍無後顧之憂。”

這也是大公主在此最大的緣由。

以大清的軍力,自是不怕準噶爾部,但大清此役的目的並不真的是保護喀爾喀蒙古諸部這麼簡單,而是想要徹底將準噶爾部斬草除根,收回屬於大清的國土。

這就意味著,大清的軍隊必將深入準噶爾腹地進行追擊,而對於大軍來說,最至關緊要的,就是後勤補給。

大公主入蒙三年,與歸化城眾官員齊心協力,終將這一路徹底打通,讓大清軍隊可以長驅直入,後續補給亦能源源不斷。

長槍火炮是大清此戰必勝的倚仗,而大公主以自己的終身為代價打通的這條補給線,是大清敢與準噶爾部在如今的領土之外開戰的真正底氣。

為了這一天,大公主準備了三年,如今任務交到她的手上,她坦然接受,自通道:“你放心,護軍早已沿途駐紮,彼此呼應,我們演練了三年,絕不會出差錯!”

……

康熙二十八年夏,大清與準噶爾部交戰於拜德拉格河畔,準噶爾部三千騎兵盡數潰敗,只有數十人逃回了烏里雅蘇臺。

與此同時,大清東路三萬大軍渡過色楞河,與中路軍成犄角之勢,直逼烏里雅蘇臺。

胤礽坐鎮拜德拉格河畔,看著今日送來的軍報,卻是眉頭緊鎖。

東路軍要繞行,自然趕來的要晚些,這是在之前意料之中的,可西路軍本就是提前出發,又不需要繞路,按理說應該是最先到達烏里雅蘇臺附近的,怎麼會至今沒有訊息呢?

那可是三萬裝備精良的大軍,就算是路途中遇上準噶爾部的大軍,也能抗衡,怎麼可能悄無聲息的沒了呢?

“別擔心了,咱們的探子一直在盯著準噶爾的軍隊,沒有往西路軍那邊去的,十有八九是他們穿越沙漠的時候迷失了方向,但他們補給充足,人手也夠多,最多就是慢些,不會出什麼大事。”

常泰安慰道。

胤礽嘆了口氣:“我如今就是後悔叫二伯去帶兵,雖還有其他將領,但他是親王,旁人總不敢置喙的。”

“沒事,我叫探子往西邊去迎迎他們,咱們請了不少熟悉沙漠的嚮導,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常泰其實早有準備了。

行軍在外,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他早就習慣了萬事提前準備好。

福全這人他接觸的不多,卻也是有所耳聞,據傳聞性情執拗,不大聽得進去旁人的意見,叫他領兵,出現點意外也正常,只要不損失了兵力,都好說。

二人正盤算下一步該如何繼續的時候,外面有探子急報,說是噶爾丹王旗有異動。

大清對準噶爾宣戰多日,噶爾丹一直隱身,只叫部分騎兵試探,如今終於忍不住了。

按探子的密信來看,噶爾丹的王旗是往烏里雅蘇臺而來,算時間,估計七八日之後,就能進入烏里雅蘇臺。

看樣子,噶爾丹是打算以烏里雅蘇臺為中軍主帳,與大清在此決戰了。

“他不想被咱們逐一擊破,想全力一擊,若勝了,正好可以收歸喀爾喀蒙古戰力,直逼漠南,威脅大清,”

常泰分析道,“若敗了,這個位置也方便往西南逃竄。”

胤礽道:“叫探子給西路軍傳訊,讓他們直接往西北走,堵住噶爾丹的退路,不能讓噶爾丹逃回西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