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這樣做,只要能改變這種受排擠受打壓的現狀。

而事實上,大唐藩鎮的家眷多是留在京師的,這是一種變相的人質。

哥舒翰如此,張xuān如此,程千里和楊錡如此。

安思順這一次主動帶家眷進京,而顏真卿也提前將家眷運進長安,無非就是消除朝廷的猜忌。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張xuān就藩隴朔,肯定是要帶著崔穎和一些家眷shì女的。

安思順如此識相,李亨心裡感覺很舒服。

儘管還是不能完全放下心來,但終歸是疑心大減,不再堅持要將安思順調進京來了。當然,他心裡也是明白,在這個節骨眼上調動藩鎮,肯定會引起大亂。這才是他不動安思順的關鍵。

安思順誠惶誠恐地拜別而去。

張xuān和陳希烈也要準備離開的時候,李亨突然開口輕輕道“子瞻,陳相,本宮有一事相詢。”

“殿下請講!臣莫敢不從。”陳希烈和張xuān一起躬身回道。

“本宮即將登基,為避免後宮動盪,當及時冊立皇后嬪妃和東宮儲君…唯獨對這東宮儲君人選,本宮有些猶豫不決。”

李亨嘆息道“本宮有十餘子,楚王李豫是長子,但李豫剛剛犯下逼宮重罪,自當不在儲君人選之列。然除幼子李禧年紀尚幼之外,其他諸王都文才武功頗有建樹,本宮一時間權衡不絕,難以拿定主意。”陳希烈臉色一變,這種設立儲君的大事,事關重大,他怎敢妄言。

一個搞不好,便會置身於皇權奪嫡的漩渦當中不可自拔。

陳希烈猶豫不語,而張xuān則皺了皺眉,心道李亨又在打什麼小算盤。事情已經很明顯了,李豫不堪為帝,目前李亨的這些兒子裡,唯有建寧王李談表現非常突出,當立為儲君。

張xuān沉吟著,明白李亨肯定是因為李豫逼宮的事情受到“衝擊”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們兄弟闃牆骨肉相殘,他還是決定早立儲君,平息事端。

他本來看好李豫和李談兩人,在兩人之間微微有些搖擺。如今李豫退出競爭,就只有李談一人了。可是李亨又有其他的擔憂。

張xuān抬眼望著李亨,從他的神情和目光中似乎讀懂了一些什麼。

李亨是想要立張良娣為皇后。可這樣一來,問題就出來了:張良娣尚無生育皇子,她年紀還輕,將來還有生育皇子的可能性。可要是立李飲為東宮儲君,李談的生母又該如何冊封?再者,萬一張良娣將來生出皇子,這皇后之子不是儲君,與李談必有一爭。

所以,李亨這才猶豫不決。立李談,則張良娣那邊存在隱患:可要暫時不立太子,他又擔心自己的這些兒子肯定又會效仿他的兄弟們,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甚至,可能會你死我活釀成宮變流血。

還有,而倘若將來張良娣生不出皇子,又該情何以堪?

李亨一念及此,頭疼yù裂。

張xuān輕輕一嘆“此為殿下家事,臣等不敢妄言!”李亨苦笑起來“子瞻啊,本宮今日方知,家事比國事更難決斷。”張xuān微笑不語。

他雖然有心薦舉建寧王李談,但看李亨的意思,恐怕李談暫時也很難心願得償。張xuān又想起張良娣和張家,突然輕輕又道“殿下若是難以決斷且擱置,日後再說!”

“怎麼說了”李享猛然抬頭望著張xuān。

“恕臣直言,殿下所憂者,無非是擔心諸皇子為儲君之位爭奪滋生事端導致兄弟不合……臣以為,若是……”張xuān突然上前去伏在李亨耳邊說了幾句,李亨頓時豁然開朗眼前一亮,開懷大笑起來。

便放陳希烈與張xuān二人出宮。

張xuān與陳希烈一起出宮,一路上,陳希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