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交警的執勤點,可以看到,一個人在一個小小的帳篷裡面休息,一個人,在路面上,引導指揮著車輛,順暢地透過各個地點。
越往裡面走,車輛就越來越多,軍車、消防車、警車以及專業的地震救援隊的車輛,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向災區前進。
“以前的一次大爆炸中,曾經有一個攝影師拍攝到這樣一個場面:
在一個隧道里,所有的人群,都蜂擁往外面湧,希望第一時間到達安全的地方,離開爆炸的危險區域;
唯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穿著救援服裝,揹著專業的救援裝置,向著和大眾相反的方向,前行,在照片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照片的名字,叫做《最偉大的逆行》。”
林啟華感嘆道。
“在華夏,無論何時,發生了任何災難,總有一群人,第一時間衝上去,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去解除民眾的危難,無怨無悔。
他們不怕死嗎?他們不想呆在安全的地方嗎?但是,身上的衣服和自己的職業,註定了,自己要往上衝,否則,誰去做這種事?
如果可以,我多麼希望,用自己的歌聲和電影,去歌頌這樣的一群人。
在美利堅,一個普通的災難,都能拍出充滿了英雄氣概的商業大片,而在我們國度,這樣的英雄,不知道有多少個?他們,卻很少有人去說起、去讚美。
我覺得,我們應該做這樣的事,用自己的方式,把他們,呈獻給大眾,呈獻給全世界。”
“是的,這樣的英雄,經過藝術加工,製作成電影,一定很感人,我們可以做到的。”穀雨涵揮揮拳頭。
練玉玲等人都點頭,這,是她們可以做的事,而且,比其他人,都會做的好。
“那就決定了,事情搞定之後,我們準備籌備這個事吧。”林啟華笑著道。
“嗯。”
涉及到一部大製作,就這麼輕描淡寫地確定了下來,彷彿討論晚上吃什麼菜一般,讓其他人目瞪口呆,敬仰之情連綿不絕。
在搖搖晃晃地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之後,天色已經逐漸泛白,車隊,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這是一個巨大的操場,周圍停滿了車輛,銀河基金會的車隊,被引導到這個地方停下來。
林啟華第一個下得車來,舉目望去,立即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
不遠處,兩座原來高聳的山峰,現在已經只剩下一半的樣子,剩下的,都滑落到下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土坡。
無數救援機械,在這個土坡上面,展開著清理工作,巨大的轟鳴聲,響徹了這個地方。
在他們所在的這個操場區域,右側,是一輛輛擺放的整整齊齊的軍車,一支支救援部隊,下車集結,帶著各種救援工具,就向前面推進。
而在左邊的巨大的區域,是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小帳篷,人們都站在路邊,向著那邊張望,眼神裡,充滿了迷茫以及期盼。
不時,有救援人員,抬著一個蓋著白布的擔架匆匆走過,人們都會一湧而上,懷著期盼又忐忑的心情,去辨認是不是自己的親人。
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想看到還是不想看到自己熟悉的面孔。
這時候,正在作業的山坡上,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有人高喊,“出來了,活的。”
這裡的人們,更加騷動起來,湧到路邊,眼神充滿了期待。
救護車呼嘯而至,穿著白大褂的醫護人員,下車,等候在路口。
一群救援人員,抬著擔架,上面蓋著棉被矇住了出來的人的雙眼,林啟華知道,這是因為,這些人,被埋在下面,一直沒看到陽光,出來的時候,是不能立即見到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