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以後,皇帝賞賜黃金總額2萬餘斤,只相當於漢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以前皇帝賞賜黃金總額87萬餘斤的3%,賞賜金額減少了97%。
當然,漢武帝賞賜黃金數額巨大,在兩漢皇帝中是個特例。
如果不考慮漢武帝的情況,只比較西漢其他皇帝賞賜黃金的數量,漢昭帝以後6個皇帝在91年中賞賜黃金總額相當於漢景帝以前5個皇帝(包括呂后)在66年中賞賜黃金總額的39%。
西漢後期皇帝賞賜黃金總額比西漢前期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
因此可以推斷,中國古代黃金失蹤,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而不是在西漢東漢之際。
劉邦給陳平四萬斤黃金,以收買項羽部下;
梁孝王死時其府藏黃金四十萬斤;
衛青作戰有功得二十萬斤黃金賞賜;
王莽聘皇后聘禮三萬斤黃金;
王莽府庫中一萬斤黃金為一匱,共六十匱等等。
漢朝時一斤約二百多克,一萬斤黃金約兩噸半,那麼王莽府藏黃金就有一百五十噸之多,一個諸侯王的府藏也有一百噸之巨。
為什麼漢武帝以後中國黃金就開始大量地失蹤呢?
漢朝成百上千噸的黃金怎麼就突然消失了?
漢朝的黃金到底到哪裡去了?
有人說主要是塑佛像貼金用掉了,這個理由似乎言之鑿鑿。不能說沒道理,佛教在東漢明帝(公元58~75年)時期傳入我國後,用以塗金佛、寫金經,消耗了大量黃金,而這樣的消耗與造器物不同,是不可以回收的,因此使黃金日少一日,逐漸缺乏。
佛廟寺院在中國的發展,在魏晉初期才形成氣候,至南北朝時期達到昌盛。黃金大量用於佛像和法器。應該是在佛廟寺院發展起來之後。
而中國黃金失蹤,在西漢中期佛教尚未傳入時就已經開始,所以說黃金用於佛教不能作為唯一的原因。
至於說黃金被用於製作器物,更不應是引起黃金總量鉅額減少的主要原因。因為黃金在中國古代是稱量貨幣。黃金過多價格低賤時人們鑄金為器。黃金稀缺價格昂貴時人們就毀器為金,不應該有黃金昂貴而人們大量鑄金為器的道理。
史書記載,漢武帝開啟崇尚奢華之風。這一變化是否使黃金更多地被用於奢侈器物,從而引起黃金的鉅額減少?
所以,最後嶽幕靈的結論是,黃金被埋葬於地下,還有富豪官吏窖藏了大量黃金,當然,這也是一種現代人最能接受的解釋。
西漢巨量黃金入東漢後,突然退出流通領域而消失,惟一的答案是,一部分黃金作為各種金器金物隨葬或遺落地下,另一部分則以金幣形式隨富商大賈和各級官吏而埋葬。
戰國至西漢,商人以賤買貴賣手段集中了大量的黃金,而封建統治者則運用國家機器,攫取佔有了國家大部分黃金,人們紛紛貯存黃金,大批的黃金被這批人呆滯窖藏。
如梁孝王死時,“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漢末王莽時,“時省中黃金萬斤者為一匾,尚有六十匾,黃門、鉤盾、藏府、中尚書、處處各有數匾”。
東漢時窖藏黃金者也大有人在,如董卓“築塢於眉,塢中珍藏有金二三萬斤,銀**萬斤。”
而且從後來出土的錢幣看,中國歷史上窖藏金銀珍寶之量大,確實驚人。
為什麼他們貯存巨量黃金而沒有用掉呢?
一是掌握大量黃金的商人貯藏黃金以備用,二是西漢未年爆發了農民大起義,窖藏了大量黃金的富豪官吏,或死或逃,從而使其窖藏的黃金,如納粹德國隱藏的巨量黃金一樣,無從可考。
還有些人說西漢黃金是黃銅,但這種理由也站不住腳,有很多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