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文一臉得意,大明自打土木堡之變後武備便一直鬆弛非但時常被北元打秋風佔便宜,就連吐魯番這樣的西域胡國都敢蹬鼻子上臉,和老大哥比劃一番。這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大明雖然文官佔據了主導,但並不是沒有血性的。
尤其是像謝丕這樣的年輕人,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見朝廷打了一場大勝仗,自然攥緊了拳頭炫耀一番。
對於吐魯番哈密這對冤家,謝慎還是頗感興趣的。
大明對西域的控制十分薄弱,如果能夠以哈密為跳板再控制吐魯番,一直難以開啟的西域走廊便可以劃歸大明的勢力範圍了。
自盛唐以後,除了蒙元外各朝對西域一直缺乏控制力。
但即便是蒙元也沒有真的把西域當作核心區域來發展。
現在卻是有了機會,若是真的能控制西域,確實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
任何一個穿越客都想著改變歷史,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很少。因為歷史有著很強的自我修正能力,細節哪怕改變大勢也不會輕易變化。
但這件事不同。
眼下吐魯番已經派出了使臣,證明歷史的大勢已經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謝慎只要以先知的身份提出高屋建瓴經略西域的國策,是很容易被弘治皇帝接受的。
經略西域絕不僅僅是拓邊養馬那麼簡單,還可以透過人口遷移解決土地矛盾,明末難以解決的大困局甚至可以提前解決。
。。。。。。
。。。。。。(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一章 困局與轉機(第二更)
謝慎前世雖然不是社會學者,但對明末的困局還是有一套自己的分析的。
在他看來明亡的核心問題就是土地問題。什麼小冰河,天災,後金,農民軍都不是影響局勢的關鍵。
何況農民軍為什麼會形成席捲天下之勢,還不是土地兼併到了不給普通農戶活命的地步。
中國曆朝歷代的農民起義都是被逼到絕路後興起的。
中國百姓多是順民,但凡還有一絲活路,就絕不會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做那造反的事情。
君父君父,君在前父在後。
但如果這個君父拋棄了自己的子民,子民自然要自己想辦法討飯吃了。
如果往深處挖,就會發現土地兼併和科舉制度有著極大的聯絡。
明代的讀書人享有很多特權,考上了秀才便不必交稅服役。
而讀書人一旦中舉,更是成功邁入鄉紳階層。
即使不能更進一步考中進士,憑藉著舉人身份,在家鄉也能活的很滋潤。
無需舉人老爺多言,十里八鄉的族人、農戶都會爭相把田地寄掛在舉人老爺名下,從而達到免稅的好處。
當然,秀才相公也同樣可以免稅。不過秀才較多,沒有什麼統治力,還是選擇身份更為尊貴的舉人更穩妥。
故而族人農戶多會選擇舉人投獻土地。
要知道,雖然是有保人做中間人的,且雙方都是心領神會,農戶只需要給舉人交很少的租金。但這些土地畢竟名義上是舉人老爺的。
一旦舉人老爺反悔(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或者舉人老爺被加租,小農戶是沒有地方講理的。
去到官府狀告舉人老爺侵佔土地?那地契田契上可清清楚楚的寫著田畝已經過戶!
這本身就是一種潛規則,是處於灰色地帶不受大明律保護的,要怪只能怪那些農戶想賺小便宜,結果坑了自己。
及至明末,百分之十的精英階層手中握有百分之九十的田畝,土地兼併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舉個例子,徐階徐閣老是名滿天下的宰輔之臣。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他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