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不用受到京官的諸多約束。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總督在地方簡直就是土皇帝。出行時前後簇擁,那排場豈是京官能比的?

再說了,如果楊廷和繼續留在京師謀求入閣,將來楊慎的名聲肯定會受到影響。

試想,內閣大學士的兒子考中了狀元,流言蜚語勢必風起。

雖然楊慎才學出眾不怕別人嚼舌根子,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機會避免為何偏偏要看著事情發生?

對於大明朝的讀書人來說,名聲比什麼都重要。

楊慎以後要在官場混,就不能汙了名聲,不然將極大限制發展,成為部院大員,內閣廷臣絕無可能。從這點看,楊廷和倒是有坑兒子的可能。

。。。。。。

。。。。。。(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問題是頑疾

楊廷和自然也明白這點。

他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如果在這個時候嚴詞拒絕謝慎,那父綱將蕩然無存,兒子對他一定會很失望。

思量再三,楊廷和卻是咬牙道:“之前小閣老作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楊某很贊同。”

稍頓了頓,他繼續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謝慎聞言大喜,他知道楊廷和這是同意了。

“楊某身為人臣,自當為君父分憂。還請小閣老帶話給幾位閣老,請他們放心。”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謝慎也不好說太多,只勸勉了幾句便告辭了。

臨走時,楊慎痴痴的望著謝慎,讓他好不尷尬。

這楊公子不會是把他當成偶像了吧?

二十歲的閣老聽上去確實挺值得誇耀的。

閒話不提,卻說謝慎楊府之行大獲成功,志得意滿回到內閣。。

李東陽和謝遷見他折而復返,頗是有些驚訝。

“四明啊,你怎麼又回來了?”

謝遷湊步上前問道。

“謝閣老,某前去楊府一趟,勸說楊侍郎接受總督之職。”

“哦?他可答應了?”

謝遷好奇道。

謝慎笑了笑道:“不是楊侍郎答應的,是楊公子答應的。”

“楊公子?可是他那長子楊慎?”

對於這位晚輩,謝遷移略有耳聞,聽說其才學出眾明年將要參加順天府鄉試,是奪魁的大熱門。

但這和楊侍郎答應出任三鎮總督有何關係?

李東陽也是一頭霧水,苦笑道:“四明啊你便別賣關子了,快說說你是怎麼讓楊侍郎回心轉意的。”

謝慎嘴角微微上揚道:“其實很簡單,上謀攻心罷了。”

他又將如何借力楊慎攻心楊廷和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番,聽得李東陽和謝遷撫掌大笑。

“四明真有你的啊。想不到楊侍郎聰明一世,竟然被你算計到了。”

謝遷頻頻點頭。

李東陽一邊撫須一邊笑道:“這下介夫可沒話說了吧。”

“總算了卻一樁心事,老夫也可向陛下交代了。”

謝慎卻搖了搖頭道:“這隻能算完成了第一步,總督有了政策方針要得到貫徹才是。”

不管是楊廷和還是楊一清,不過是朝廷政策的施行者。究竟設立總督的效果如何,還要再看。

當然,從能力上看二人都沒有問題,謝慎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政策的推行在地方會有阻力。

畢竟總督巡撫制度在邊鎮可能會水土不服,欺上瞞下的事情還是可能發生的。

“四明說的在理,邊鎮的事情交給應寧、介夫去做,為他們遮風擋雨的事便交給老夫好了。”

作為內閣首輔,李東陽該有的氣度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