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如的飛行研究所需要搬遷的東西太多了,即便是衛澤帶著一個團和丁毅招募的五百名候補飛行員。
一共加起來兩千多號人,依舊忙活了小半天才把研究所內的零部件搬進了臨時庫房。
剩下的都是等待用卡車拉到新駐地。
這一系列的運輸,除錯等工作,一直忙活了半個月,第一架飛機才算是除錯完成。
得知飛機已經除錯好,衛澤就急衝衝的跑到機場這邊,他想要親眼看看那架飛機。
跟他一起跑來觀看的,還有那些候補飛行員。
這些人也都知道了,這飛機以後就是他們的武器,他們將是帝國第一批翱翔於天際的軍人。
當研究所的試飛員在一腳油門踩下去,飛機呼嘯著升空之後,衛澤和那些候補飛行員都爆發出一陣陣山呼海嘯。
“帝國萬歲!”
“空軍萬歲!”
而在這一次試飛之後,這些人們就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從1906年的8月到1907年的8月,一年的時間,飛行器研究所推出了多款型號的飛機。
雖然還是雙翼,但卻將7.62毫米的機槍換成了威力更大的12.7毫米,而且數量也不在之前的兩挺,而是變成了4挺。
這讓這種飛機在空中具有更大的攻擊力。
無論是攻擊空中的目標,還是地面目標,這無異於是一件利器。
這種飛機專職攻擊空中目標,負責空中的戰鬥,所以林逸給這種飛機定義為戰鬥機。
既然有攻擊空中目標的,那麼就一定有攻擊地面的飛機。
這樣的飛機,馮如他們設計了兩款。
一款飛機機身比戰鬥力稍大,它除了擁有六挺12.7毫米的大口徑機槍之外,還有在兩側機翼下方掛載了四枚25公斤的航空彈。
這種飛機的靈活程度比戰鬥機低,但是又比另外一種飛機靈活。
它的目標也是低空飛行,對敵方地面目標,比如人員或者火炮陣地,物資倉庫等重要目標實施轟炸。
所以林逸給這樣的飛機定義為對地攻擊機,或者直接簡稱攻擊機,掃地機等。
這種飛機,強大的火力就是他擁有一定的防護能力,畢竟這種飛機是需要超低空飛行,很容易收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攻擊。
雖然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地面防空火力這麼一說,但是這不妨礙帝國的武器研究所的人把自家的飛機當成假想敵。
楊冰在有一次來看過飛機的飛行表演後之後,就立馬回去著手研究了防空武器。
目前楊冰他們推出的20毫米高速防空炮,可以非常有效的擊落攻擊機。
而楊冰這樣的舉措,又刺激到了馮如。於是兩個人就開始拼了命的開始研究剋制對方的武器。
當然了,這都是題外話。
至於說馮如他們研究的第三種飛機,就是那種超大體型,擁有三層機翼的三翼飛機。
這樣的飛機,明顯比戰鬥機大了一半。
但是隨著體型的超大,這飛機的載重也提高了很大一截。
擁有兩個發動機的它,滿載量超過一噸。
並且這種飛機的機腹位置是可以開啟的。
這種飛機,飛行速度很慢,載重大,可以在飛機內部裝更多的航空彈,是專門對付地面目標,可以對地面實施地毯式轟炸。
林逸給這樣的飛機命名為轟炸機。
當然了,轟炸機將自己的載重量發揮到了極致,這就讓他放棄了一些看起來不是那麼重要的東西。
就比如說飛機上的機槍。
沒錯,馮如他們設計的轟炸機,沒有配備機槍,有的就只有航空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