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約翰遜想不通,可是這並不妨礙約翰遜下令艦隊進行規避。
畢竟,約翰遜看著天空中,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飛機朝著自己頭上飛過來,這要是還不進行躲避,那就真的是腦子有泡的存在。
在接到約翰遜要求躲避的命令後,各艦之間拉開了距離。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留給各艦更大的轉向空間,不至於在進行緊急躲避的時候,會出現艦船相撞的慘劇。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擴大軍艦覆蓋的面積,製造更大的防空區域。
畢竟,海戰或者對岸攻擊的時候,艦隊需要聚集在一起,以便能夠發揮密集火炮最大的優勢。
而防空,也不是說各艦之間有多遠就拉多遠,那樣做發揮不了防空武器最大的效率。
所以,各艦之間只拉來了半海里的樣子,就已經足夠了。
當約翰帝國的艦隊剛剛拉開距離,漢斯帝國的戰機就飛到了約翰帝國艦隊的上空。
當這群飛機剛剛飛到艦隊上空的時候,艦隊的防空火力就全開。
20毫米,30毫米的防空炮對著高空中的飛機展開攻擊。
而且在這些防空火力之中,還有摻雜著60毫米,75毫米的大口徑防空炮。
高射機槍在空中拉出一條條耀眼的直線,而那些裝填著延時引信的炮彈飛到高空,炸出一朵朵黑色的硝煙。
看上去場面非常的壯觀。
而那些飛在高空中的水平轟炸機,距離海面三四千米的高空,處於一個相對於安全的距離。
那些防空武器只能在飛機下方爆炸,對於這種高空轟炸機的影響,也只限於讓飛機顛簸一下。
而此時,第一批高空水平轟炸機開啟機腹上的艙門,露出了裡面一顆顆完整排列的炸彈。
隨著領航的那架飛機,投下第一顆炸彈開始,後面的飛機也跟著投彈。
無數的炸彈就像是下冰雹一樣,砸向海面。
這些炸彈絕大部分落入到了海里,爆炸產生的海浪,有的甚至都超過了戰艦桅杆的高度。
可想而知,這些炸彈的威力。
不過,雖然場面看上去很是壯觀,但是給下方艦隊造成的傷害卻小的可憐。
就這麼說吧,這些轟炸機普遍都是在距離海面三四千米的高空。
從那個高度向下看,一艘190多米的戰列艦,其實和螞蟻差不多大。
這麼小的目標,想要精準命中,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不過,也有運氣好的時候。
就比如一枚500攻擊級的航空炸彈,非常幸運的命中了伊麗莎白女王號的艦尾第三與第四炮臺之間。
這枚航彈砸穿了頂層夾板,落入到了第二層的生活區當中爆炸。
直接把第三炮臺給炸燬,雙連坐的炮管,更是有一根直接被炸的扭曲。
就連船體上,也被炸出了一個五米多的破洞,正往外冒著黑煙。
與此同時,無數的彈片擊穿了第四炮臺下方的防護層,導致彈片卡在了炮臺轉向齒輪上,但是第四炮臺無法正常使用。
而那些還在生活區計程車兵,更是被這枚炮彈給炸的屍骨無存。整個生活區內,除了爆炸過後硝煙燻過的痕跡還有一些被爆炸引燃的火光之外,就是滿地的血肉。
不過萬幸的是,爆炸沒有引爆三號炮臺下方的彈藥室。
如果這枚航彈多擊穿兩層護板,那麼就絕對能夠引爆三號炮臺下方彈藥室。
到那個時候,就不是隻死在生活區的那二十多名水手的事了。
極有可能,就憑這一枚航彈,就能夠讓伊麗莎白女王號沉沒。
看到在整個艦隊中,最大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捱了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