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非洲攻勢,需要動用的人力物資太多了,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
這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好準備。
但是另外一個計劃,需要的東西就不是那麼多了,並且還是可以隨時都能執行的計劃。
那就是布派共和國。
此時的布派共和國並沒有參戰。他在與漢斯帝國簽訂《德蘇友好條約》之後,雖然與漢斯帝國關係正常化。
但是布派共和國周圍的其他國家依舊很排斥布派共和國。
這就導致布派共和國其實是沒有辦法融入到漢斯帝國陣營。
而有心吸納布派共和國進入到陣營的漢斯帝國,在看到周圍各國都不太願意讓布派共和國加入之後,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畢竟,現在戰爭局勢還是他們佔優,沒必要為了一個布派共和國,去得罪那麼多盟友。
所以,直到現在,布派共和國依舊保持著中立。
這也就給了米利堅和約翰帝國機會。
如果能夠將布派共和國拉入到自己這邊的陣營,以布派共和國和漢斯帝國之間,那麼長的國境線。
布派共和國可以非常輕易攻入到漢斯帝國腹地內。
就像一戰時那樣。
即便布派共和國沒有辦法擊敗漢斯帝國,但至少也給自己提供了一片安全穩定的登陸地。
這樣的話,自己協約國的幾百萬大軍就可以殺上漢斯帝國的本土。
而不是像是現在這樣,被漢斯帝國的海岸防線所阻擋。
想到這裡,弗雷德就覺得這個點計劃很有執行的必要。
畢竟,付出一些代價就能夠拉攏布派共和國,這對於約翰帝國和米利堅這種不差錢的國家來說,是非常划算的。
於是,弗雷德同意了參謀部的這份計劃,並且將計劃發給了約翰帝國。
而約翰帝國在得到米利堅這份計劃書之後,他們內部探討之後,也覺得非常可行。
於是乎,兩天後的一個夜晚,一艘掛著伊利比亞王國旗幟的遊輪,在亞歷山大港靠岸的時候,一名白人就上了船。
而這艘遊輪的終點,就是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
之後這人又乘坐火車,抵達了莫斯科,並在克林姆宮見到了約瑟夫。
當約瑟夫得知,自己眼前的這人是約翰帝國的外交官,並且還是代表著約翰帝國和米利堅前來跟自己見面之後,他就已經猜到了一切。
其實,約瑟夫自從跟漢斯帝國簽訂友好條約之後,就在等漢斯帝國邀請他加入同盟國。
約瑟夫是一個很有想法,並且強硬的人。
在他看來,現在的布派共和國雖然不算世界最強的那幾個國家,但絕對是列強中的一員。
像這樣的世界大戰,不可能少的了布派共和國。
而布派共和國對於自己周圍國家的領土。也是非常有想法的。
所以,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把架子端起來。然後藉此來跟漢斯帝國談判,讓漢斯帝國讓出一些領土利益。
畢竟,他們斯拉夫人對於土地的執著,那是世人皆知的存在。
所以,約瑟夫覺得,以整個布派共和國加入陣營的條件,讓漢斯帝國在領土上做出讓步,是非常有可能的。
再說了,他想要的也不是漢斯帝國的領土,漢斯人不至於為了別國的領土,把他這麼個強大盟友拒之門外。
可結果卻是,約瑟夫在克林姆宮內,左等右等,都不見漢斯帝國的外交官。
後來多方打聽,約瑟夫才知道,原來是漢斯帝國在戰場上,過於順利,以至於他們不太願意讓布派共和國再來摻一腳。
另外,他周圍的那些國家,對於布派共和國也是